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汽车把功能集中到“大屏”上 这是非常危险的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9-03-26 13:5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汽车厂商开始奉“大屏”为圭臬,诡异的是,消费者似乎也极度认同“屏大=科技感+智能化”这个潜规则。尤其是中国品牌,比拼大屏成为硬实力。汽车厂商对大屏痴迷到什么程度呢?

举个例子,我开一个中国品牌的SUV,配置非常高,屏大,物理按键也不少。天气很热,我想找座椅通风的按键,没有找到。不过,最后找到了“座椅”标志的物理按键,但却不知道这个是“通风”还是“加热”。

于是,停下车,鼓捣了一会才发现,你摁下“座椅”标志时候,座椅通风、座椅加热的选项会出现在中控上方的屏幕上,然后,你再通过触摸屏幕选择“加热”,或者是“通风”。

不知道这个工程师怎么想的,一个简单的座椅通风/加热有必要弄这么复杂?其实也不是复杂,而是把简单明了的事儿搞得很脑残了。

实话实说,人们之所以觉得汽车大屏代表高科技,很大程度上“拜特斯拉所赐”——特斯拉是汽车大屏的始作俑者。

而就是在这种“风格”的带动之下,如果试驾的时候碰见一台车中控大屏不能触摸,那简直会被媒体老师们嘲笑一个星期的。但作为中控触摸屏受害者来说,我的观点是,车辆中经常使用的功能,物理按键的效率会高很多。

两年前,本田雅阁、CR-V等车型调节音量是需要通过中控屏幕调节的,或者开通过方向盘按钮一下一下的摁,非常不方便。所以,十代雅阁和新CR-V又把这个音量调节的功能换成了“旋钮式”。

进一步说,集成功能越来越多的大屏,真的就是完美?就是符合车主的使用习惯吗?答案可能不是那么明确。这个问题,继而让我想到了这些为了大屏而大屏的设计,是否真的是人机工程学里所需要的。

在中控台上出现一个显示器的设计,最早应该是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概念车设计中。彼时,因为美军所构建的GPS卫星定位系统逐渐的精确化,以及信息革命随着计算机小型化的节奏到来。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概念车设计里,开始有了显示器这样的设计。起初的这一概念和当时的苹果计算机一样,也只是一个单色的显示器,用于显示一些基础的导航信息。而这些信息,只是停留在概念的阶段。

随后,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进步,在一些高档车上,开始有了一块小小的显示器,用于播放一些VCD的影片,注意,我这里讲到的是VCD,而不是DVD。因为,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出现的。

而随着影音播放技术的不断升级,到二十一世纪初期,车载的液晶显示器上终于可以播放出DVD的内容了。不过直到这个时候,大屏依旧不是一个潮流。

而真正的让大屏开始成为一种主流的背后推手,是在2000年,美国正式对普通民众开放了GPS的信号。这一下,就让车载液晶显示技术,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导航。

而在后市场,一种手持的GPS导航仪也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时候成为了热宠。也大概是在这个时候,随着电阻式触屏显示技术的出现,车载大屏开始有了一个新的操控选项——触控技术。

不过,由于电阻屏的短板限制,车载显示器的触控技术并不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操控回馈,尤其是在高温以及低温的环境下,电阻屏的触控就成为一种摆设。所以,在奥迪和宝马推出第一代的人机交互系统的时候,操控的主体依旧是物理式的按键以及旋钮。

再然后,就到了电容屏的时代,操控质感以及顺滑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电阻屏的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升级和优化。

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结束之后,车载大屏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了。这里必须要交代的一个背景是,这一时期流行起来的山寨手机,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这之前,汽车的液晶显示技术还没有太多的脱离汽车内饰设计中,以物理操控按键为主的功能操控方式。液晶显示器再先进,也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的显示设备,进行视觉交流的工具。

可是,随着安卓系统取代了山寨手机的主板,成为一个廉价化的智能终端平台的时候,车载大屏的技术,就开始跑偏了。

在安卓的系统架构下,车载大屏开始成为了一个功能拓展的物理载体。先是实现了固定的APP,然后在车辆的CAN总线协议里,读取几个端口,实现了通过大屏对于部分车辆功能的拓展。然后,就有了现在的各式各样的语音控制,3D全景小人等等。

抛开这些用于宣传的智能化噱头,其实所有的智能化交互系统,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基于一个固定的系统进行碎片化的功能堆砌而构建的“智能”系统。

功能越来越多,屏幕越来越大,消费者也乐此不疲的将触控式大屏纳入选择清单。而车内操控的人机,也越来越糟糕,或者说,越来越反人类。

我可以这样来归纳现在的汽车设计,因为智能化设备的运用而出现的反人类人机趋势。原来的操控按键,正在变成显示器。而原来的操控挡杆,正在变成按键。铺垫了那么多,就是为了可以更淋漓尽致的去吐槽。

语音控制的出现,你以为真的是《霹雳游侠》来到现实?错了,这是给触控式技术反人类设计打的补丁。

触控式技术出现的前提,是基于视觉反馈而进行的操控,它的出现是为了丰富人机之间的交互感而出现的。相比于传统的物理操控,触控技术用视觉反馈取代了物理反馈,于是这一技术也就短接了“盲操”的要求。

所以,现在我们看智能手机的用户,随时眼睛都是离不开手机的,而当年的诺基亚,不用屏幕也是可以发短信的。

对于汽车这一产品而言,触控式的反馈显然是不能够满足行驶时驾驶员盲操的需求的,而曾经的物理按键,是可以满足盲操的。

缺乏反馈的屏幕以及触控板,导致了驾驶员必须将视线从路面转移到显示器上,不碰巧的是,一个巨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同时又要把物理按键的功能集中到上面去,这就让交互界面变得尤为复杂。

所以,驾驶员的视线不只是要转移到显示器上,可能还需要找一找。这对于一辆正在高速行驶的汽车而言,是不能接受的——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那么怎么办?受Siri的启发,语言控制开始横空出世。一方面解决了触控屏因为视线便宜而造成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还真的是看上去酷酷的,宛如《霹雳游侠》一样,还可以和车对话。

不过,不管怎么样,受语音识别和系统判断逻辑的限制,再高明的语音控制,也比不上一个物理按键的操控速度。我们来想想一个场景,你需要打开右前车窗——车主:你好,XX。车机:你好,请说/我在呢。车主:请帮我打开右前车窗。车机:好的。这样的使用场景,我似乎觉得有点怪怪的。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我不否认触控式的大屏对于整车人机交互所带来的改变。只是,在这样一个车辆依旧需要驾驶者去人为操控的时代下,一个合理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应该是出于驾驶者的实际驾驶需求去进行结合的设计。

物理按键也真不见得就是一种糟粕,大屏并不见得就是科技与逼格。如果很难去定义一套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或者说如何去平衡触控、物理按键之间的人机关系,去看看一些日系车的设计,或许会有很大的收获。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网友的评论:造不出百公里油耗5升的汽车,只能对屏幕下狠手了。

无论到合适,汽车的第一属性依然是交通工具,安全、高品质、省油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算是附属品。

[本帖最后由 好奇宝宝i 于 2021-01-18 16:56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