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每周车坛那些事儿 不去4s不脱保?想得美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6-01-18 18:53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下简称《规定》)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并规定消费者在车辆维修方面拥有自主选择权。但上周经过媒体走访多个品牌4S店发现,在质保期内不按厂商及4S店要求到店进行维修保养的车辆仍将失去质保机会。这似乎与新规所要求有所出入。

    《规定》中明确指出,“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效果非常不理想。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走访一家日系品牌4S店时,售后人员表示,不会限制车主在质保期内去非4S店维修保养,但车辆一旦出现问题,如果在4S店的维修网络中查不到相关车辆的保养资料,4S店及厂家将不会负责保修,特别是在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上。而当记者来到一家自主品牌的4S店时,售后人员则表示,没有听说《规定》的实施,同时还奉劝车主在质保期内最好是到4S店进行保养,以免出现‘脱保’的情况。

    从新规实施至今短短十几天,几乎没有一家4S店依照新规执行,但在后续对厂家人员的采访中我们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答案。他们表示,已经将《规定》的相关要求与各自经销商进行了沟通,并针对一些消费者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做出了解释。

    新规看似是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实则形同虚设。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如果按照新规内容不到4S店进行保养,后续在质保期内产生的维修费用又该由谁来承担呢?总不能为了几千元的维修费用寄希望于法院吧。而从厂商及4s店角度考虑,在非授权经销商处进行普通的机油机滤保养,一旦引起发动机或是相关部件故障,把过错归咎于厂商或是4s店似乎也有些牵强,说不定是快修店用的配件或是技师水平导致故障的发生。如此看来,新规的约束力及公正性还值得深究,一拍脑瓜子给出的规定必然漏洞百出。

    同样漏洞百出的还有上周我们提到的油价“天花板与地板价”。一连两次“躲避”降价后,1月13日发改委放出最新的降价通知。与此同时,新的油价规则也已落地,公告称,为了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不降低。

    看到这小编我就不明白了,地板价定死了不能降,为何天花板还有商量余地呢?——“不提或少提”。这就好比四个人打麻将,说好了玩1、2、4的,轮到你庄,得了一副清一色一条龙的好牌,这时您说,要不咱改玩2、4、8的吧。您说另外三位能乐意吗?你直接抢好了,六爷说了,凡事得按规矩来!事实上目前国内的油价主要由燃油本身价格与燃油税组成。二者之间的比例各位可以去查查,税高我自当给社会主义做贡献了,但为何无论油价怎么变,税钱只增不减呢?您看是不是把税钱也设一个天花板与地板价……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你看看人家特斯拉,充电标准不符合新国标,积极改进,即将推出“转化插头”。特斯拉表示,在新国标颁布后,已展开多个项目积极响应新政策,首先就是对现有车型的改造。目前,美国总部的特斯拉研发中心已将针对中国新国标的车型改造计划提上日程。为了满足中国车主当下的充电需求,特斯拉开发了充电转换设备,直接插在充电头上便可使用。同时,特斯拉表示,对于现有充电设施的改造已列入计划中,以尽快达到新国标的要求。其实特斯拉这几年的努力我们都看到见,从开始进入中国时的商标被抢先注册,到现如今的充电标准不符,为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马斯克也是蛮拼的。

    说到商标问题,机智如我的苹果近日又有大动作,为了日后发布的苹果汽车抢先注册域名。据外媒报道,苹果近期注册了多个与汽车有关的域名,包括apple.car、apple.cars和apple.auto。此外有消息称,在过去一年中,苹果正在从福特和奔驰等汽车厂商大举挖人,开发电动汽车的神秘团队也已经初步成型,甚至称苹果电动汽车会在2019或2020年正式出货。

    其实我比较关心的是,如果苹果汽车发布,中国大陆是否能在首发名单之中,不在也没关系,目测现在正有一批投机人士前往工商局注册:苹果汽车、apple car、苹果car等商标,到时候凭借这么多商标难道还换不回一个首发?

    其实提到商标,去年比较痛苦的奥迪老树发新芽儿了。据外媒报道,奥迪已经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达成协议,将获得Q2和Q4名称的使用权。从奥迪的命名方式来看,旗下SUV车型的名称应该涵盖Q1至Q9,但是Q2和Q4的命名权掌握在FCA手中,属于旗下阿尔法•罗密欧所有,且FCA一直无意出让这一名称的使用权。不过据内部人士透露,奥迪在经过长久的交涉之后,最终与FCA达成了协议,获得了Q2和Q4的使用权。该人士称,“理想状态下,Q1的名称将会留给一款更小的车型,Q4将是位于Q3和Q5之间的一款车型”。

    虽然奥迪获得了Q2和Q4名称的使用权,但这两款车能否问世还是个未知数,受大众造假事件的影响,Q2、Q4没准也仅停留在理想状态下了。近日,大众造假事件又有了最新进展,不过事件结果并不乐观,据路透社报道,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日前宣布,该机构驳回了大众集团提交的2.0升违规柴油车的维修方案。无独有偶,大众汽车美国CEO宣布,该公司将扩大在美国对作弊柴油车的赔偿,3.0升V6柴油发动机SUV车型也将纳入赔偿范围。“排放造假”事件的发酵对大众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其影响远不止这些,就连我们的自主品牌也“深受其害”。

    北京市环保局官网近日发布文件,该局2015年7月21日起对长安汽车进行了调查,发现长安汽车在京销售的长安睿骋和CS75 1.8T两车型,不符合环保生产一致性要求,抽查检测结果显示排放均超过了国五标准。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于2016年1月6日对长安汽车下达了处罚通知,没收未达标车辆的销售收入1260.5万元,并处罚金378万。

    虽然处罚金并不多,但这足以引起众多车企的警示,杀鸡儆猴的道理自然不用多讲了。开始我还在纳闷,CS75这么热销的车型怎么没在由车质网与《品质汽车》联合主办的2015年度中国汽车品质总评榜上现身呢,原来出了这档子事,下次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