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早一批的进口车 菲亚特126P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23-06-26 09:53
作为菲亚特500的换代车型,菲亚特126诞生于1972年,是石油危机大环境下的产物,凭借着皮实耐用以及经济省油的特点,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1984年,我国以进口方式引入了第一批菲亚特126P车型,“P”的意思代表波兰(Poland)生产。在国外,这台车的价格大约为4000人民币,不过在引入到国内后,身价就涨到了7000多。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不过只是一台手机的价格,但是别忘了,那可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
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影响,当时已经有不少家庭能够拿出足够的钱来买车,菲亚特126P的市场反馈非常好,甚至在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即便是有些黄牛把价格炒到了一万元以上,都依然不愁卖。除了私家车以外,菲亚特126P还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很多地方的出租车市场,主要以南方城市居多。
菲亚特126P的车身尺寸只有3129mm*1377mm*1335mm,轴距为1999mm,车重仅有600kg。这台车有很多的外号,比如小土豆、大头鞋等等,而在波兰当地,这款车也被戏称为“咳嗽”,因为发动机启动的声音像是在咳嗽。动力方面,菲亚特126P搭载了一台排量为0.65L的双缸风冷化油器发动机,最大马力24Ps,最大扭矩42N·m,传动系统匹配4挡手动变速箱,最高车速可达105km/h。虽然性能表现不算很强,但是日常家用代步绝对是够用了,毕竟在那个时候,能够拥有私家车,绝对就算是富裕家庭。
最终。菲亚特126P于1996年停产,结束了自己平凡但却辉煌的一生。在20多年的时间里,它共计生产了380万台,用户更是遍布世界各地。
下一主题:猎装车型真的好嘛?马丁的猎装你们想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