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从毕业生薪资看车企发展:谁在“加码”争夺未来人才?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25-06-16 09:24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各大车企对技术人才的争夺愈发激烈,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也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和行业趋势的重要指标。本文梳理了五家典型车企的校招薪资,从中或可窥见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一、比亚迪:新能源龙头“高开高走”

作为国内新能源销量冠军,比亚迪2023届硕士生年薪普遍达18万-25万元,电池、智能驾驶等核心岗位可达30万元以上。这一薪资水平较2021年上涨近40%,反映出其全产业链布局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更倾向给予股权激励,凸显对长期发展的信心。

二、蔚来汽车:新势力中的“待遇标杆”

蔚来2024届算法类硕士生年薪中位数达36万元(含股票),明显高于传统车企。但其薪资结构呈现“高浮动”特点:基本工资占比约60%,其余为绩效和期权。这种模式既展现新势力的激进,也暗示其现金流压力——2023年蔚来校招规模同比缩减20%,转向“精英招聘”。

三、上汽集团:传统巨头的“转型价码”

上汽为智能网联方向博士生开出28万-35万元年薪,但机械类本科生仍维持在12万-15万元区间。这种“冷热不均”折射出传统车企的转型困境:既要保留燃油车体系,又不得不高价争夺软件人才。其子公司智己、飞凡的薪资比母品牌高出15%-20%,内部“双轨制”日益明显。

四、小米汽车:跨界者的“破坏性报价”

尚未量产的小米汽车,2024年给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开出40万+年薪,并承诺“三年股权翻倍”。这种互联网式的薪酬体系,直接冲击行业薪资结构。但业内人士指出,其校招规模不足百人,实质是“精准挖角”成熟人才,与传统车企的大规模培养模式形成反差。

五、丰田中国:保守派的“防守策略”

日系车企薪资涨幅相对平缓,丰田2024届硕士生年薪约14万-18万元,但提供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这种“低薪资+高稳定性”组合,吸引部分求稳的毕业生,但也面临智能电动领域人才流失的挑战。

从上述案例可见,车企薪资已呈现明显梯队:新势力与科技公司 > 积极转型的自主品牌 > 保守的外资车企。这种分化背后,是行业对“软件定义汽车”的共识——智能网联、三电系统等领域的毕业生薪资,普遍比传统机械类高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车企开始采用“薪资+股权+培养”的组合拳,反映出人才竞争进入新阶段。未来,能否建立与转型战略匹配的人才体系,将成为车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表于 2025-06-16 10:32

从上述案例可见,车企薪资已呈现明显梯队,一般的年薪也就十多万啊

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表于 2025-06-16 10:33

不花钱抢人将无人可用啊

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表于 2025-06-16 10:50

难怪很多传统车企的高管都愿意跳槽去新势力品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