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分体式衬套脱轴断轴案例第38例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6-11-02 10:28
汽车悬架机构与车架的连接必须靠刚性的连接杆固定
一辆汽车是无数个零部件组合起来的。各个部件的连接件很多,但基本都靠坚硬的螺丝、连接杆、吊耳、轴承等连接。由于坚硬的连接杆等没有弹性且不能旋转,所以人们发明了橡胶衬套包住连接杆。
汽车悬架等机构与车架的连接,必须靠刚性的连接杆固定。所谓的连接杆,必须是整体刚性连接,中间不得间断,不得脱节,不得用其他非刚性物品或零配件代替连接杆。(除根据需要,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配件,如:传动轴连接块。)大多汽车均采用 “一体式控制臂衬套”或用螺丝将悬架的衬套与车架连接锁紧。这种连接是牢靠的。
衬套内部主要由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橡胶组成。橡胶用来填补汽车悬架系统和连接杆的空隙,以达到固定的作用。由于橡胶衬套本身有弹性,车辆的各种悬挂在摆动时,橡胶衬套可以沿固定的连接杆向各方向进行较小的变形来防止运动过度干涉。这一设计可缓解从路面传来的震动及冲击,确保操纵稳定性,同时使驾驶者感觉更舒适。
“分体式控制臂衬套”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像胶衬套的中心连接杆是分体式连接杆或橡胶衬套的连接杆非刚性,它无法承受各种状态下较大的压力或扭力。在较大的压力或扭力的作用下,像胶衬套存在潜在的变形和失效风险,会使分体式连接杆脱落。
换而言之,橡胶衬套内的连接杆必须是刚性连接,必须是“一体式控制臂衬套”。唯有如此,像胶衬套才能起着向各方向进行较小变形来防止过度运动干涉的作用。“一体式控制臂衬套”的橡胶衬套在承受各种状态的压力或扭力时,可能会损坏或破裂,但内部的连接杆肯定保持完好。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连接杆会因衬套的损坏或破裂,产生异响,使其在事故发生前被及时发现。
相反,“分体式控制臂衬套” 的内部结构如一根套管套入半截的连接杆。该结构在承受压力和拉力时,会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分别旋转前后半截连接杆,会造成前后半截连接杆弯曲变形,并按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转动。一旦转动到一定位置,前后连接杆就会从衬套内套管脱出,并引发交通事故。
所有“分体式控制臂衬套”下悬挂的汽车一旦出现故障,其故障原因基本都是因连接杆脱落。即:连接接杆脱离下悬挂内套管。一旦连接杆脱落,伴随的就是交通事故的发生。
“分体式控制臂衬套”下悬挂不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9.4.3:车桥与悬架之间的各种拉杆和导杆不应变形,各接头和衬套不应松旷或移位。在2015年8月27日申请,2016年01月13日授权公告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专利中,背景技术[0003]一栏倒数第5行明确说明了“这种分离式的结构连接不稳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显然“分体式控制臂衬套”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也无法证明它是节约材料。理论不仅证明它没有任何安全的科学依据,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实践也充分证明了配备“分体式控制臂衬套”的汽车,因连接杆脱落,造成交通事故的频率很高,确实存在严重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的安全隐患。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的在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配备这种“分体式控制臂衬套”的别克昂科威等,其下悬挂的设计、制造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形,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又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第八条对缺陷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依照本条例全部召回;生产者未实施召回的,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责令其召回。
我们希望质检总局能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通知生产者开展调查分析;生产者未按照通知开展调查分析的,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开展缺陷调查。
同时也希望质检总局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有关“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为汽车产品可能存在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缺陷的,可以直接开展缺陷调查”。
下一主题:上汽通用分体式衬套脱轴断轴案例第40例
上一主题:上汽通用分体式衬套脱轴断轴案例第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