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人怎么讲解差速器工作原理?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5-10-10 11:56
伴随着《猫和老鼠》般的片头曲,节目名称出现:Around The Corner转弯,上面两行字表示节目是由通用旗下的雪弗兰赞助。拿好小本子准备认真做笔记。
咦,怎么一开始就来一段感谢致辞,大致意思就是感谢Victor Mclaglen的骑士们,The Informer的明星,还有好莱坞的制作方。难道我打开方式不对?!
这也太奇怪了!说来就来的阿三式的经典摩托阅兵表演,原来早在1937年就出现了,看来有必要了解马戏团式的开摩托历史。
▲单人单车站立瞭望式
▲多人单车叠罗汉带靶式
▲多人单车隔山打牛式?
▲噢原来是多人单车自由飞翔式
▲单人单车贪吃蛇式
旁白突然就强行科普:五辆摩托车如果要同时绕过一个圆圈时,最外面的摩托速度必然是最快的,而最内的摩托则是最慢的,因为最外的摩托行驶的距离更长。
在这样的合理情况下,汽车转弯时内外轮确实是保持不同的速度。
在最初的汽车上,轮子内外都是相同的速度无法保持差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机智的工程师就让发动机仅驱动单轮。没错!就是只有一个驱动轮,另外一边是自由轮。
但是!仅仅只有一个驱动轮更容易陷入泥泞的土地。
不过当发动机驱动同轴的轮子,在转弯时,内外速度一致情况下内轮却容易发生打滑现象,这在公路上是很危险的事情。
不过,伟大的工程师刘易斯·雷诺就在轴上安装上一个小小的部件实现内外轮以不同的速度转弯,这就是伟大的—差速器(小学生作文教科书般的写法)!!!
终于9分半钟的视频作了3分半钟的铺垫开始讲原理(不过确实很有趣),首先神秘人展示出小模型,告诉我们轮子现在可以分开转动。
然后再告诉你再同一边的直杆上加上一根轴后,两轮可以同向同速转动。
加上固定装置,开始演示:如果汽车转弯时,这种设计显然不能保持差速,轮子完全是保持相同的状态,一边减速另一边同样减速,如果一边停止那么另一边也会停止。
那如果把轴放在直杆一前一后的位置,那么一边减速情况下,另一边仍能保持原来的速度运转!
但如果一瞬间转动速度过快,轴却会立刻偏移则无法保持持续的转动。那如果增加轴和直杆的数量呢?
这样就算转动速度突然发生变化,轮子还是能够持续运转。
于是不断增加数量和改变外形。
最终,以上就是差速器的基本原理,换为更小的齿轮更简便也更安静,同时在一端横轴上加一个大齿轮与传动轴连接为其提供动力。
▲差速器的基本构造
当工程师将差速器安装在车上时,发现后方的空间会因此减少同时乘客也会因此不方便。
不过机智的工程师还是想到了解决方法,既然传动轴位置较高,那就降低喽,而且再缩小齿轮的体积。
当当当当。。完美
音乐再度想起,向我们走来的是来自The Informer马戏团的表演方队,他们精湛的技巧向我们展示了当汽车转弯时内外轮的速度是不一致的,内轮速度较慢而在相同的时间里外轮因为行驶更长的距离所以速度更快。(截图实在没办法,油管暂停时进度条无法隐藏)
最后感谢雪弗兰的大力支持。
下一主题:丰田86上演星球大战 身披盔甲邪恶来袭
上一主题:点燃你的改装梦 北美最大86改装车聚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