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与感谢 再见伴我成长的帕杰罗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7-01-25 06:54
《关于对未取得绿色环保分类标志的机动车采取限行措施的通告》
▼
自2016年7月1日起,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道路24小时禁止未取得绿色环保分类标志的机动车(以下简称“黄标车”)通行。
违反黄标车限行令的行为,将由我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跟以往的阶段性限行政策相比,此次限行不再以半年为周期,而是采取长期延续的方式,进行全区域、全路段、全时段限行,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
至此,深圳黄标车宣告死亡。
当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并不意味着什么,甚至不知道黄标车是什么。
更有不少人觉得,旧车不安全、油耗高、污染大、容易坏,早就该报废掉。
政策已经宣告黄标车死亡,再说些什么好像也没用了,但这些黄标旧车,确实有很多值得缅怀的地方。
80、90年代的车没有现在的车那么多的高科技,方向重、油门重、离合重、刹车重、路噪、风噪、引擎吵,避震跳、隔音差……
神奇的是,他们却能够给到你是最真实的操控感受,踩下重重的离合,挂入干涩的档位,深踩一脚拉线油门,引擎轰鸣,放离合,转动力反馈直接的方向,听着引擎、轮胎传来的噪声……
每一脚油门,都有比现在先进的引擎吵闹更多的轰鸣作呼应,你的每个操作都有足够的回响,那一刻你会明白到驾驭一辆车原来是这么简单直接又富有成就感的事情,就好像征服一匹烈马,带来的满足感一样。
没有现在的模块化生产,那个年代的车,驾驶起来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
▲▲▲
相信每一个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里,最少都记载着一两部“黄标车”。
作为90后,陪伴我成长的“黄标车”是一部91年出厂,代号V32的三菱帕杰罗。
小的时候他是一台公司车,印象中的他,空间很大,后排座椅放平能够容纳我们三兄弟玩耍,坐着他到市区看病,到玩具反斗城玩耍,坐在后排模仿我爸开车……
车里的中间的水平仪,足够小时候的我看一天。
到后来他被公司淘汰,我们以很低的价钱将他变成私家车。
虽然现在看来他算不上很好的车,也不稀有,现在还能经常看到。但他对我来说却有着很大的意义,考到驾照后的第一台车。
14年5月的一场大雨,深圳部分地区成为一片汪洋,而我所在的地区则是重灾区。
直至傍晚,水退至膝盖高度,我开着他到了住一楼的婆婆家,并将当时在二楼邻居家避水的婆婆接走。
也只有他能够在众多小车纷纷熄火的情况下,带我们走出困境。
而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开着他,和女朋友到海边玩耍,虽然不远,但那是我们的第一次自驾游。
那感觉,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头文字D》电影中拓海开着AE86载着夏树到海边游玩的场景……
▲▲▲
旧车有的时候也会给你些“惊喜”,有次夜晚下着大雨,刚上高速,雨刮器就罢工了,你真的想象不到我是怎么开回家的。
再有一次行驶中油门的弹簧断了,踩下就起不来了,只能用脚撩起来,然后用低档位将转速拖下来。还有一次转向机漏油,体验了一把没有助力转向的驾驶感受……
即使这样我也总是想多开开他,陪他走完最后的一段日子。
▲▲▲
环保政策下,故事不得不走到终点。
前一天亲自洗了一次车,临走前拿出拍立得给他拍了几张照,一路开到了报废车场。
如果去过报废车场,你会感觉自己来到了地狱,汽车的地狱,有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废旧引擎分散满地,一个个破旧不堪的车壳叠在一起,去过一次绝不会想去第二次。
就这样,那一天他没有跟我们回来,停车位再也没有他的身影……
留下来的只有回忆,还有更新指标继承下去的车牌号码……
谢谢你20多年的陪伴。
再见,帕杰罗。再见,黄标车。
▲▲▲
后记
旧车虽然在排放问题上,确实没有现在的新车那么洁净。
但一刀切的政策,确实让不少热爱旧车的人感到无奈。
一些陪伴多年的伙伴,又或者一些稀有车型,
眼看车况依然如新,却要被逼淘汰,肢解报废,让人心碎。
如果可以成立一个部门,专门审核一些旧车。
只要车况和排放标准达标,就可以继续上路行驶。
或者标准设定更严苛一点,又或者限定名额都好。
起码让车况好,有收藏价值的车留有一线生机。
▲我在报废车场发现国内罕有丰田皇冠Majesta,国内和国外,两种不同命运。(图一朋友摄于3年前,国外图片源自Instagram)
没有了旧车,何来汽车文化呢?
现已没有黄绿标这一说法,因为黄标已经被彻底禁行。
而排放标准也已经到了国五阶段,
谁又能保证国一标准的车不会重走黄标车的报废之路呢?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下一主题:V12情结 这辆车宝马历史上最强动力
上一主题: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王者—斯堪尼亚自卸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