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如何描绘自己的未来?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5-12-30 09:52
商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当汽车之家的李想和易车网的李斌这对媒体圈儿的“死对头”走在一起的时候,整个汽车界都躁动了起来。“做一个自己愿意开,朋友愿意开的电动车”,造平民电动车的简单的想法,就让两个人在战斗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得到了升华。不仅如此,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腾讯和高瓴资本也纷纷加入这个队伍中来,蔚来汽车应运而生。
“蔚来汽车”谐音是未来汽车,造的是采用未来造车模式开发出的未来汽车。从造车模式上来看,蔚来汽车与传统汽车企业不同,融入了互联网思维,其品牌理念是以用户为中心,采用C2B造车的模式,更加关注用户体验。这种模式很像罗永浩的“锤子”手机。而且二者也有很多相像的地方,虽然李想和李斌都是深耕汽车行业多年的资深媒体人,非制造业出身的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更加媒体化而非工程师化。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从用户出发的媒体化思想引导下开发出的产品更加容易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现在看来蔚来汽车做的不单单只是一个产品,更是在创新一种模式。就像李想说的那样“我们在做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核心是要有一个账号。从选车、买车、用车、售后,只要用一个账号就能完成。第一,我知道你是谁;第二,你能及时反馈有效信息。数据可以说明一切问题。”
蔚来汽车切入点在哪里?
很多人肯定有疑问,蔚来汽车早不来、晚不来,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来。互联网汽车为何会在此时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当乐视、阿里巴巴都开始在这个领域布局时,谁又将成为这个市场的破局者呢?在笔者看来,蔚来、博泰、乐视、智车优行等等都是我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制造业的支柱产业,每一次工业变革必定将在汽车行业激起巨大波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产业结构转型时强调,“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规划将借鉴德国版工业4.0计划,围绕在我国工业有待加强的领域进行强化,力争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行业和汽车行业的融合已经势在必行。
变革就一定意味着生产资料的更新换代,工业4.0也将会引起汽车行业全产业链的变革。这中间就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也蕴藏着巨大的利益,互联网企业为什么纷纷向传统制造业招手也就可以理解了。而且,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移动互联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五年前谁会想到,公共场所都要有Wifi,五年前又有谁会想到,手机会成为支付工具呢。
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让互联网经济迎来的爆发。多年的探索,让现在的互联网公司积累了足够的技术与资本。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互联网思维,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为互联网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所以在这个阶段互联网向汽车行业拓展已经具备了先天条件。现在的互联网资本也已不仅满足于手机电脑等小宗商品带来的利润,他们更加觑觎汽车这种大宗商品。
蔚来汽车如何布局?
李想、李斌二位在汽车媒体行业从业多年,对整个汽车产业有清楚的认识,所以蔚来汽车在最初的布局上就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蔚来汽车的产品策略和特斯拉的思路异曲同工。先推出首款限量超跑来展示品牌实力、树立品牌形象,然后再将新产品的定位下探,推出走量产品,价格更加亲民。但是,在产品思路上蔚来汽车以用户体验为先,而特斯拉则更加注重于产品本身。从目前来看,还不能判断出这两种思路孰好孰坏,但在最终的目的上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过,在产品没有推出之前,蔚来汽车就已经开始了它的造势之路,在Formula E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首个赛季(2014~2015),NEXT EV蔚来汽车TCR车队的车手小皮奎特获得年度车手总冠军,这是中国车队在国际顶级汽车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斥巨资赞助电动方程式赛车,一来蔚来汽车并不差钱,二来蔚来汽车也想通过方程式赛车做好技术积累,树立品牌形象,定下一个国际化的基调。
据悉,蔚来汽车的第一款产品将是高性能电动跑车SuperCar,直接对标特斯拉,性能参数达到1000匹马力、从静止加速至100公里/小时在3秒以内,性能上对标LaFerrari和迈凯伦P1,预计2016年下半年推出。不过,蔚来汽车未来能否成为行业的破局者还得看它更低定位的量产车型的市场表现和盈利能力,蔚来汽车真正遇到的技术难题还是在未来量产车型的成本控制上。
蔚来汽车人员架构
蔚来汽车的投资发起人虽然是李想和李斌,但是他们并不直接参与公司日常事务的管理,蔚来汽车的真正掌舵者是曾任玛莎拉蒂全球CEO、福特欧洲区总裁、马自达全球董事总经理Dr. Martin Leach。他不仅是一位职业经理人,也是一名狂热的赛车爱好者,他曾获得欧洲冠军并且参加过F1赛车测试。对于一家以用户为导向的汽车企业来说,选择一位曾经做过赛车手的CEO也是要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表现。
蔚来汽车目前的办公地点在上海国际汽车城所在地,上海嘉定区的安亭镇。据悉,蔚来汽车的管理团队已经陆续到位。公司高管及技术人员分别来自玛莎拉蒂、奇瑞、上汽等整车企业。蔚来汽车已经在中国上海、德国慕尼黑、美国硅谷和英国伦敦拥有办公室以及研发和设计团队,其中上海负责用户调研和资源整合、慕尼黑负责车辆安全系统和安全技术、美国硅谷负责软件系统开发、伦敦则是NEXT EV蔚来汽车的造型设计中心。
在将触角伸向各大整车企业的同时,蔚来汽车校园招聘季同济专场也于12月8日下午在同济大学的济人楼举行。本次招聘会有蔚来汽车的几位HR现场指导,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的三百多位同学参加招聘。作为一家新的企业,蔚来汽车通过校园招聘,自己培训的方式,实现企业自身造血,也是布局未来,放眼长远的表现。
现在,国内汽车市场上的车联网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在互联网企业纷纷投身互联网造车大潮时,我们也要理性的看待这一现象。互联网企业虽然能够更好地贴近市场,发掘用户需求和市场潜力,但是代工生产的模式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保证汽车的性能,都需要这些新兴企业来进一步探索,并建立一套新的生产体系。同传统汽车企业相比,蔚来汽车虽然可以通过人才战略获得大量的人才,但是真正决定产品品质的生产研发体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现在来看,蔚来汽车的未来仍是个未知数,蔚来汽车的未来走向何方还需时间给出答案。
下一主题:誉满必谤随?中国神车的爱与恨
上一主题:回复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