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去冰天雪地开一次车?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6-01-21 11:20
今年进入冬季以后,驾仕派的朋友圈被“冰天雪地”刷屏了,几乎平均到每周都能看到车辆飞驰雪原冰面的各种图片。驾仕派盘算了一下,从参加的第一场奇骏勇闯无人区冰雪试驾活动算起,包括林肯探险者、吉利博瑞、奥迪全系、奇瑞瑞虎5、保时捷“凌驾风雪”全系体验,以后还有斯巴鲁、艾瑞泽5等等,大大小小的冰雪驾驶项目估计有十几个。
以我自己今年体验的奇骏勇闯无人区第二季和吉利博越极限体验两次活动来说,冰雪试驾绝对是能够充分引起所有参与者最高兴致的活动,在附着力为零的冰面上驾驶是平常人很少有机会体验的,而且这种带有一定危险因子的驾驶项目往往会勾引起大多数人的挑战欲望。正因为有这种参与性,冰雪驾驶会成为每一个参与者争相传播的事件,无论是天气、雪景还是打滑的车辆,甚至是每天的餐食,都会成为朋友圈“刷屏”的素材。
要去一场什么样的冰雪体验
大多数车企做一场冰雪驾驶的直白目的是为了让媒体们能够多写写自家车型在冰天雪地中的“英姿”——比如在冰面操控是多么酣畅淋漓、在雪地行驶是多么安全,在冰雪赛道上是多么有驾驶乐趣,因此要把一场冰雪驾驶体验做出新意也是需要各家车企绞尽脑汁的事情。
保时捷凌驾风雪体验几乎是我听说过最好的冰雪驾驶体验活动了,全系的跑车阵容和顶级操控体验是很多业内高手所憧憬的。在专业人士打造出的冰面赛道上你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的判断力,甚至于一场体验下来,很多参与者在睡梦中还惦记这“反打、给油”这回事。但是假如要让我参加这么一场冰雪体验,我想我还是会拒绝,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这么小心翼翼、连过山车都不敢坐的人还去跑冰雪赛道,真心是有点浪费名额。
也有一些可能相对简单的冰雪体验,走走冰面绕桩、爬爬雪坡、搞个加速刹车什么的,似乎又显得过于简单了。可大老远飞几千公里去到零下三十度的地方就开几十分钟的体验项目也实在有些浪费。因此,相比于冰雪场地体验,我自己更愿意参加可以长途驾驶的冰雪驾驶活动。
在我目前唯二的冰雪试驾体验中,驾驶奇骏行走在中俄边境边防巡逻路的确给我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影响,也是让我少有充满乐趣的驾驶活动。对于冰雪道路驾驶的习惯和方式往往我们都是听得多,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慢、稳、缓”这样的词语还是要在实际驾驶中才能真正感受。
奇骏的智能全模式四驱系统好处是系统会自动分配前后轮的动力输出,打滑时可能快速锁止差速器实现后轮的动力输出,这使得我这样的雪地驾驶新手也不用太过担心打滑的问题。甚至于奇骏行驶在林海中的大部分时间我都不需要把四驱选择旋钮放在“Lock锁止”状态,一方面是粉尘状态的积雪在雪地胎的碾压下也能够拥有足够的抓地力,另一方面则是四驱系统足够聪明,一旦监测到打滑就会调整动力输出,而你只会感觉到手上方向盘的左右晃动,所以坐稳扶好就很容易通过。
不过也不要以为有了四驱系统就万事大吉,这场长达两三百公里的冰雪试驾给我最深刻的教训就是“谨慎、谨慎、再谨慎”。眼光看得远一些,跟着路面的车辙前进是最为有效和安全的方式,因为积雪覆盖的原因,往往道路两边的排水沟会被白雪覆盖,一旦遇到转弯角度偏大、速度再快点,很可能出现转向过度,就直接掉沟里面了。
当然,即便是单侧车轮掉在沟里也不用太担心,四驱车这种情况往往不需要借助外力也能够脱困,大脚油门前后挪动,将积雪前后压实造出一个雪坡。奇骏的四驱系统由于有B-LSD功能(电子制动差速锁)可以在同轴一侧车轮打滑的情况下进行制动,把动力传输给有附着力的车轮,这样奇骏就可以借助刚刚造出来的小雪坡自行脱困。需要注意的是,你可能需要关掉车身稳定系统,因为VDC会限制车轮动力输出,而这时候B-LSD也是保持工作的。
除去四驱脱困这件事情,行驶在坑洼起伏的结冰路面是最值得注意的事情。虽然有四驱系统的帮助,使得奇骏的驾驶安全性比一般的轿车高出许多,但是遇到爬坡或者弯道,依然会很明显的感受到轮胎打滑造成的车身摆动,方向盘也不断和你较劲,但只要控制好方向盘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更烦人的其实是那些被大车轮胎碾压出来的、犹如减速带式的密集车辙,长时间的高频次颠簸往往会让驾驶者很容易进入“癫狂状态”。
这里想专门说一下奇骏的ARC主动行驶舒适控制系统,简单来说,这套系统利用刹车和加速时造成的轻微“点头”或者“仰头”来抵消车辆驶过颠簸路面造成的车身起伏,以减轻车辆颠簸。由于这一代奇骏的悬挂比老款车型偏硬,假如没有ARC系统遇到这种路况就可能会非常颠人,而奇骏驶过这样的路面其实在舒适感上已经可以接受,当然这也有零重力座椅的功劳。
毫无疑问,以我这样的日常驾驶者看来,选择参加奇骏这样的冰雪体验活动可能对自己的驾驶技术提高会有更多的帮助。这里的帮助不是说我能够在冰面上学漂移或者能够练习湿滑路面的救车,而是说能够实实在在的从几百公里的驾驶过程中累积到冰雪路面驾驶的实际经验,这才能在今后冰雪驾驶中能够对路面情况有充分的预判。
车企们能在冰雪试驾中获得什么
当然,车企花这么多力气搞冰雪试驾如果只是为了“刷朋友圈”这个单纯的目的,那么投入百万级来做场活动也太过夸张,真正的原因还是对车型性能的验证和对整个车型品牌的打造,同时以此有更多样化的内容进行传播,来争取到消费者的关注。
以之前吉利做的博越冰雪体验为例,吉利的想法是借着冬季测试的机会让媒体和准车主们率先感受吉利博越的产品性能。即便体验时间有限,但是对于一款众所瞩目的车型,这种预热效应却是非常显著,换言之,吉利博越的冰雪体验是为产品造势,为产品上市提前做一场“话题秀”。和吉利博越类似的,还有诸如艾瑞泽5、东风A9这样的未上市新车在冰天雪地进行“体验”,其实也是为了新车上市前期做一轮独特的传播。
可是,更多的车企进行的冰雪驾驶体验活动还是为了建立品牌影响力,尤其是对于豪华品牌而言,利用冰雪这样严酷的驾驶环境展示车辆极高的驾驶性能,同时也能够让参与者感受到豪华品牌所独有的“非凡体验”。是的,很大程度参与冰雪体验的驾驶者对品牌产生好感可能仅仅是因为来到这样一个冰天雪地的环境,享受到了如同大城市一样的豪华服务.
▲ 保时捷冰雪体验活动
▲ 奥迪冰雪体验活动
比如保时捷为自家的冰雪体验活动就专门搭建了一个堪比4S店规模的休息屋,后勤保障都是顶级配备。再加上两天的驾驶活动中,所有车型都可以驾驶、配备了顶级的教练团队,并且还有不同阶段的冰雪驾驶课程可以“付费学习”,这对于每一位前来参加的车主来说都能感受到保时捷品牌的实力和对驾驶的热爱,从而形成对品牌坚实的忠诚。保时捷只是一个例子,类似的奥迪、奔驰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每年都坚持做一场花销不菲的冰雪活动,即使这场活动的性价比指数并不高。
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冰雪试驾活动中往往没有类似丰田、本田、大众这样的中端品牌参与,其中原因可能是并不需要用冰雪试驾这样的活动来构建品牌力,同时在产品营销层面也不用冰雪试驾这类的活动来传播。简单来说,冰雪试驾项目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并非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项目,所以他们并不愿意投入。
可是这次东风日产之所以选择了奇骏冰雪试驾,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看重的并不是单次冰雪试驾带来的营销或者传播作用,而是基于消费者试驾感受和品牌影响力的考虑。冰雪试驾只是“奇骏勇闯无人区”整个大品牌活动的第二季,之前奇骏在敦煌周边沙漠进行过一轮体验,而这次又选择了冰雪边境,未来还会有更多不同的场景继续周游,最终目的是通过长期的体验营销打造奇骏强大的四驱性能这个产品卖点本身,从而建立起奇骏的产品品牌力。
东风日产的这个思路其实非常有意思,如果我们说吉利博越这样的冰雪活动是“点状营销”,保时捷的凌驾风雪活动是基于保时捷品牌的“横向营销”,那么奇骏的冰雪体验活动其实是东风日产对奇骏车型做的“纵向营销”,把一款车的营销做成综艺节目那样的连续产品。这个营销逻辑的确很值得思考,对于一款上市两年的车型来说,奇骏的确已经被报道的足够全面了,如果只是反复报道那些产品卖点,没有人会始终关注,所有的报道都将成为自说自话。
但是经过“勇闯无人区”这样的营销活动包装,奇骏找到新的传播点,并且是可持续、可延续的模式,走出了中期车型无话可说的怪圈。此外,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类似于奇骏勇闯无人区这样的活动其实可以获得更多形式的报道。除了单纯的产品试驾体验或者看看拍摄精美的图片,在驾仕派看来,就算只是出一篇游记,这种植入报道的方式也比生硬的卖点罗列要好很多。
总的来说,冰雪试驾虽然已经被媒体和消费者们习以为常,但是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让它变得更有意思,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冰雪驾驶时总是一个充满神秘乐趣的活动,既然有如此高的需求,那势必可以得到同等的关注,对车企而言也不失为一种营销传播捷径。
下一主题:开眼!专治强迫症的汽车钥匙
上一主题:中国到底是哪些人在开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