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身家百万的豪华品牌竟源自农用车厂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7-07-26 08:12

上回咱们说到了奔驰和奥迪不那么愉快的分手,虽然这两家豪华品牌的分道扬镳令人遗憾,但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奔驰的辉煌也愈发耀眼。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咱往下看。

甩开了奥迪这个包袱以后,奔驰再次开始了自己发光发亮的品牌生涯。彼时,转子技术刚刚问世,尽管这项技术的量产难度重重,但许多品牌依然展现出了对这项新兴技术的浓烈兴趣,作为汽车工业的老大哥,奔驰自然也不能免俗地开始了对于转子技术的研发。

1969年的法兰克福,奔驰向世界展示了一款名为C111的跑车,尽管这辆车只是实验性质的概念车型,但其凭借与以往奔驰截然不同的外观,传承经典的鸥翼门设计(前面AT君说过,鸥翼门正是由奔驰在1954年推出的300SL首次问世)吸引了无数土豪掏出支票,而在这辆车惊世骇俗的外表下,还隐藏着奔驰在转子技术领域上的研发成果-----一颗三转子发动机的动力之心,仅仅1.8L排量的发动机随时准备爆发出280匹的马力输出,零百5秒,最高车速280公里/小时的种种出色数据也向世界宣示着转子技术不容小觑。一年之后,C111的第二代车型问世,升级为四转子发动机的它也把马力提升到了350匹。

可在恐怖的数据背后是转子发动机同样恐怖的油耗,由于密封性不良,转子发动机燃烧压力欠佳,导致燃烧效率过低,油耗过高。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转子技术戛然而止。奔驰在C111的后续车型研发上“毫不意外”与转子发动机划清了界限,转投更加省油的柴油发动机。转子技术就如同黑夜的流星一般,虽然光芒耀眼,但是稍纵即逝。

在高性能领域碰壁的奔驰,却开辟了豪华车型的新出路,1972年,底盘代号为W116的车型问世,相比于这个难记的代号,它的大名更加响亮,S-Class。虽然这款车并非奔驰S级的始祖,但官方的首次命名依然让它意义非凡,自此,S级就化身成为了豪华的代名词。

其实说来挺奇怪,那场石油危机本来让汽车行业兵荒马乱,但奔驰却在这一时期接连推出了经典车型。除了S级以外,70年代末奔驰又受命为伊朗军方研发了一款军用越野车型,但当车型研发完成以后,伊朗却发生了军事政变,新上台的政府由于对西方的仇视,取消了订单。被伊朗人坑了的这款越野车此后又参与到了德国军方的军车项目竞争中,但是傲娇的德国军人嫌其价格太高,不易维修保养,选择了大众的越野车。

这款命途多舛的越野车就是后来的奔驰G级,迫于无奈,奔驰只好把G级推向民间市场,由于其过硬的越野性能,经典硬气的外形,这款被军方屡屡抛弃的车型在之后的时间里成为了无数越野迷心中图腾一般的存在。

在之后一段时间里,奔驰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开始逐步调整产品阵营,将旗下车型改名成为E-Class,又推出C级的前身190系列,其实C级和E级是一对来自于同一底盘的亲兄弟,只不过因为定位不同衍生成为了两个级别,即使是现在,C级和E级之间仍有大量的通用零件。此时轿车中的三位中流砥柱开始逐步成形,但从现在看来,这更像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进入了90年代,汽车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由此带来了各个车企运营成本过高的现象,除此之外,比当年石油危机更加凶猛的另一场风暴——亚洲金融危机来袭。此时的奔驰已经是一家历经百年风雨的老牌车企,可在不景气的经济下,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也只能选择抱团取暖。而与奔驰和合作的,是另一家有着70余年历史,当时的美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商—克莱斯勒。

走高端路线的奔驰和亲民的克莱斯勒在产品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关系,本以为这次合作会是一场取长补短,共同获利的商业合作,但结果却是强强联合的戴姆勒-克莱斯勒陷入了亏损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从经营的状况来看,这两家企业极为相似,在本国的市场中首屈一指,但在海外的发展却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对于栖息于社会上层的精英来说,凡事都要讲究个品位,衣食住行不仅要追求精致与高端,更要追根溯源探寻其出身,如果不是世代专精于同一个行业,那就相当于玷污了自己的眼光,是万万不能接受的。纵使迈巴赫如此之神车,在虎落平阳委身于奔驰之后,也终于沦为土豪大款装逼之流,为社会精英们所不齿。

开个玩笑,其实很多车企在创立之初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把造车当成自己的主业,尤其是很多在如今看来生产豪车的“高大上”车企,曾经居然只是一家以组装农用车为生的小作坊。然而出身并不能决定命运,本期就让我们为您介绍几家出身于“农用车世家”的豪华汽车品牌。

拖拉机卖的比超跑还贵的兰博基尼

兰博基尼在创立之初是一家以生产农用拖拉机闻名的公司(当然现在也是)。其拖拉机业务不仅至今依旧红火,而且售价也非常的”兰博基尼“,像图片中的这辆R8 270就能达到27万欧元。

兰博基尼的创始人Ferruccio Lamborghini曾经是一名意大利皇家空军的机械师,在二战结束后,他开始利用大量被弃置的军用物资制造拖拉机,并最终成立了最初的兰博基尼公司。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兰博基尼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农用机械生产商。

名利双收的Ferruccio获得了他应有的富庶生活,于是在1958年,他购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辆法拉利:250GT,而之后兰博基尼跑车诞生的故事也就随之展开。对于这段故事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Ferruccio与法拉利创始人Enzo聊天,当聊到250GT存在的缺点时,Enzo开启了群嘲“我不需要一个造拖拉机的人教我怎么造跑车”。

另一种似乎更贴近现实:Ferruccio的儿子在驾驶250GT参加比赛时由于离合器故障导致赛车失控撞向围观群众,而之后面对上门讨说法的Ferruccio,Enzo又开启了群嘲“我的车没问题,是你儿子技术太菜只适合开拖拉机”...总而言之,Ferruccio被激怒了,数十年的牛马之争也就从此开始了。

总结:Enzo这种脾气放在现在,估计得被员工活扒了

上能抗大炮下能扫马路的乌尼莫克

有人说乌尼莫克的历史就是战后德国的复兴史,因为它见证了德国从战败投降后的满目疮痍到如今的再度繁盛。不过这与我们印象中那个动辄数百万元的富人玩具不同,乌尼莫克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干粗活“而生的。

乌尼莫克的最早构思来源于曾任戴姆勒-奔驰航空发动机设计部主管的Albert Friedrich。早在二战初期,他就想设计一台”紧凑级拖拉机“(又一个”干私活“的奔驰员工),或者说叫”发动机动力的农业用途泛用机具“,总体来说具备拖拉机的功能,但比拖拉机的功能性更加宽泛。新车将使用四轮驱动,有四个等尺码的车轮(一般拖拉机都是大小轮),可以当作牵引机、农机载台、固定工作平台与输送车使用,动力输出可以达到25Ps,拥有六速变速箱,目标最高车速50km/h。

在获得了驻德盟军的准许后,乌尼莫克得以正式投入生产。但很快的,质量不佳、产能低下的问题便立刻暴露了出来,不得已之下,Albert将将整个开发团队,新车计划,技术专利,与新成立的销售体系全部卖给戴姆勒-奔驰,奔驰在1950年秋季正式接手乌尼莫克,将生产线移到他们位于加格瑙(Gaggenau)的卡车厂。

依托于奔驰庞大的体量,乌尼莫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截至当前,乌尼莫克已经成为了欧美各国政府、军队/国防军、公共部门的顶梁柱车型,在其基础之上更是延伸出了衍生出了包括农业、路政、消防、卫生、铁道、武器平台等无数种车型版本,堪称”十项全能“。而凭借其本身顶尖的越野性能,经过私人改装的乌尼莫克也成为了不少富豪大亨的车库镇库之宝。

总结:还在惧怕暴雨天被水淹吗?来辆乌尼莫克吧

说出来你不信但其实很可靠的路虎

遥想当年《蜗居》,宋思明的一句”路虎就是男人的腿“瞬间引爆了这个在国内本不太出名的英国品牌,而到现在,路虎已经成了豪华SUV、甚至是某些特定消费者群体的代名词。尽管如今的路虎一般人难以高攀得起、路虎车主也对其没完没了的毛病烦恼不已,但信不信由你,路虎在创立之初,也是一台大众级的、性能优异可靠的农用车。

尽管是战胜国,但英国在二战结束后的情况和德国比也好不到哪儿去。1947年,时任Rover公司设计总监Maurice Wilks以美军威利斯为原型设计出了一台轻型农用越野车,这就是路虎的原型Land Rover Series Ⅰ。

Land Rover Series Ⅰ搭载了一颗1.6L 水冷直四发动机,搭配4速手动变速箱,最大功率50Ps。由于战后钢材紧缺,这台路虎初号机使用了铝合金车身,这使得其车重大大降低,对车身抗腐蚀性也有不小提升。售价低廉(只卖450英镑)的它在上市的第一年便生产了1758辆,并出口全世界68个国家,受到了众多消费者欢迎。

搭载106mm无后坐力炮的Land Rover Series Ⅱ

凭借优良的可靠性和强大的越野性能,在1950年,路虎得到了英国军方的第一批订单,成功被军方钦定为了标准轻型四轮驱动车。而在之后的日子里,路虎的销量继续突飞猛涨,Land Rover Series系列也从Ⅰ陆续升级到了Ⅲ,直到1970年6月17日,第一代路虎揽胜正式亮相,才正式结束了单一车系走天下的历史,路虎也得以从廉价的农用车品牌晋升为高档SUV品牌。

第一代路虎揽胜双门版

总结:路虎,你膨胀了

步履蹒跚。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上,两位大佬却又天差地别,克莱斯勒讲究以廉价的车型占据市场,有着美国产品特有的“粗糙感”,而生性严谨的德国人却极为重视产品质量。再加上合作之后大量德方人员入驻克莱斯勒,美国人的话语权被进一步压缩,种种文化冲突也预示着这次合作注定是场悲剧。

两家实力过于强大的公司在合作中没有取长补短,反而在一次次内部对抗中逐渐耗掉了自己的能量。合作后的克莱斯勒连年亏损,市场份额也逐渐走低,当公司的市值缩水至最高时的四分之一时,这次联姻不得不草草收场。

之后的故事大家就都应该熟悉了,奔驰继续扮演着自己豪华品牌佼佼者的角色。回看奔驰这历经风雨的一百多年,有着无数首创技术、设计的辉煌,各种经典的车型,但也有着合作失败的苦痛,研发碰壁的无奈。关于奔驰历史的故事讲到这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是AT君相信,属于三芒星的荣耀还远远不止于此。

[本帖最后由 好奇宝宝i 于 2021-02-19 17:30 编辑]

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表于 2017-07-26 10:03

哎,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你能想到现在非常牛逼的跑车原来是做拖拉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