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的病根在哪里? 柯珞克又成配角?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7-12-06 09:27
辅助为何物?赢了躺赢,输了背锅,己方ADC眼中的小背心,对方ADC眼中的提款机。四处奔波,百般操劳,一生为队友,这就是辅助。
作为上汽斯柯达旗下第一款紧凑型SUV,柯珞克本来是前程似锦。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这句来自道德经里的话,就是斯柯达官方给柯珞克取名的用意。年轻时尚的视觉效果,大众MQB平台的BUF加成,目前风头正盛的紧凑型SUV市场,让这只号称“小熊”(大熊科迪亚克)的SUV风光无限。
风光归风光,如果把它放到斯柯达的大环境之中,就会发现它的命运将颇为坎坷,可谓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为啥,因为该有的优势没有建立。
打野变辅助
打野位的作用在于,吃掉野区资源,注重自身发展,帮助各路Gank,为己方取得优势。打野玩得好,就一个字:肥。不仅自己肥,还能带动队友肥。依照斯柯达的设计,凭借着明锐、野帝、科迪亚克等不断增长的市场保有量和不断积累的口碑,现在的斯柯达已经拥有相当的品牌实力。整体实力增强,足以让单个产品顺利上位,如果斯柯达真的达到这个水平,那柯珞克自然要担任打野位置。不仅仅自己顺利上位,还能带动品牌力的提升,有利于整个团队的提升。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整个团队发育不良。扛大旗的上单科迪亚克,至今也没能扛起大旗。本应成为斯柯达的品牌支撑点,却因为过低的销量,无法完成扛大旗的任务。柯珞克上市后不能火力全开以免抢了上单资源,压缩科迪亚克的销量,大旗还得更高端的科迪亚克来扛。
疲于奔命的“刷子”中单明锐,单看销量还算不错,平均月销量能达到1万余辆左右。但取得如此的销量,是明锐不断进行降价促销的结果,其销量本身就是靠消耗大量资源来维持的。长远来看,紧凑型轿车依然是斯柯达销量的中流砥柱,柯珞克自然也惹不起。
同时还要辅助一个扶不起的ADC野帝,柯珞克要把有限的资源让出来,以供上中下路优先发展。所以,柯珞克在扩张销量时,不得不瞻前顾后,给其它车型让位,谁让自己占着最为热门的紧凑型SUV的黄金市场。
柯珞克打野变辅助的具体表现,将是4S不会强推。一款车型想要热销,打铁需要自身硬是一方面,营销是另一个关键要素。就如斯柯达科迪亚克,单从产品来讲,其性价比高,适合当下的中国国情。但科迪亚克为什么就那么惨呢?因为4S店不愿意推。其销量较低,提车周期长,从营销和挣钱的角度来看,卖科迪亚克肯定不如卖途观L划算。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句话是绝不能用在柯珞克身上的。柯珞克来得太晚,紧凑型SUV市场被几大巨头瓜分殆尽,其想要挑战巨头位置本来就不易。再加上其在斯柯达内部的辅助地位,以及来自于同门相生的途观的压制。4S店会通过各种手段打压消费者对柯珞克的热情,让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分流到其它产品上去。
斯柯达的形势,很难因为一个辅助的出现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它的这盘游戏,目前依旧处于劣势,能否翻盘还是要看上单中单和新到辅助的配合。
辅助Carry不是梦
单独发育的时间段就快结束,随着斯柯达产品线不断完善,即将到来的是团战时间。斯柯达要依靠自己不断积累的品牌力和市场保有量,进行团队作战,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任由单打独斗。其产品之间要形成互相配合,依靠团队的力量进行市场扩张。
斯柯达的病根在哪里?在于所期大于其所得。如果单看斯柯达的战绩,也算得上马马虎虎,虽说比不上大众、通用等一线合资品牌,但至少要比法系好太多。斯柯达要的是什么呢?品牌!任何一个品牌的发展都需要时间,就斯柯达目前在中国的发展来说,已经算得上不错了。经过进一步的深耕细作,斯柯达品牌力的上升指日可待。
如果柯珞克就位,斯柯达的产品阵营也将全面,在各个热门的细分市场都有自己的得力干将。随着保有量的增长和口碑的积累,斯柯达也将逐渐成为被消费者广为认可的合资品牌,介时跻身主流不是梦。作为紧凑型SUV的柯珞克则可以完全抛开束缚,成为一辆飞奔的马驹。一辆火力全开的极具性价比的紧凑型SUV,前途必将无限。
柯珞克能否辅助Carry,重回打野位置,还得看斯柯达接下来的团战水平。
下一主题:20年老司机告诉你:买车为何买低配
上一主题:说走就走,和英菲尼迪共同开启不平凡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