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上市就哑火 这十四款新车为什么卖不好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8-12-26 09:15

2018年车市的“寒冬”毫无疑问已经是注定的了,不少车企虽然推出了很多新车提前应对,遗憾的是这些新车上市后却哑火了。(以下销量数据均来自于乘联会)

豪华品牌

奥迪Q2L

(9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6231辆)


豪华SUV是今年车市为数不多的能够逆市上扬的细分市场之一,很多重量级新车表现优异,比如奥迪Q5L、宝马X3等。不过,凡事总有例外,被奥迪寄予厚望的Q2L连续三个月在所有国产奥迪车型中排名垫底,月均2千的销量无疑是“扑街”了。

实际上,这辆面向年轻消费市场的小型SUV,不仅尺寸加长了,造型配置也够丰富,但销量表现的不如人意,还是奥迪自己作的太狠,21.77-27.90万的售价过高,一方面与自家终端大幅优惠的奥迪Q3同门相争,另一方面与尺寸更大、动力更强的奔驰GLA和宝马X1相比也没有太大优势。

捷豹E-PACE

(8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1820辆)


面对BBA在国内市场的“疯狂扩张”,英伦豪华品牌捷豹依然固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不仅车型少、换代慢,就连今年刚刚上市的紧凑级SUV捷豹E-PACE也颇有几分“自视清高”的味道,28.88万的起售价完全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算宽敞的空间、不够强劲的动力暂且不说,就价格而言已经逼近同级BBA的售价了,加上BBA终端有降价,消费者完全有理由购买品牌力更好的奔驰GLA和宝马X1了。

所以说,捷豹应该多学学凯迪拉克,看看人家同期上市的XT4,起售价就已经比E-PACE便宜了3万,终端更是大幅优惠。

雪铁龙DS7

(4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2181辆)



很多消费者都在戏谑:法系“贵族”DS在中国沦为“屌丝”。作为雪铁龙的高端品牌,DS在欧洲是大受欢迎,但在国内却是“水土不服”,旗下四款车型11月销量刚刚破三位数(100辆)。而今年刚刚引入中国市场的现任法国总统座驾DS7表现也仅仅是差强人意,这其中一方面是法系车过于追逐个性,没有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另一方面是DS在营销上方向 错了,致使其品牌力严重不足;再者就是DS7与DS6相近的产品力和售价形成了手足相残的局面。

合资品牌

日产途达

(4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10999辆)


途达滞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所处的硬派SUV阵营本就是小众消费市场,这也注定了途达的销量不会太出众;另外,交由东风日产多渠道销售,也让途达在与奇骏等车型的同台竞技中,放大了自身产品力上的不足:廉价的内饰、后轮鼓刹、简陋的配置、不够强劲的动力,即便途达四驱版有着低速扭矩放大、机械牙嵌式后差速锁的加持,也让其热销的美梦化为泡影。

现代昂希诺

(4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6475辆)


韩系车在国内市场的全面溃败不能完全归结于品牌力的大幅下滑,自身产品力不足也是一大原因。比如现代昂希诺ENCINO,没有朗朗上口的名称让这款小型SUV难以深入人心,在面对性价比更高的同级自主品牌长安CS35PLUS、吉利缤越等车型围攻时,内饰质感差、配置不够丰富的昂希诺毫无招架之力,更不用说和一众采用越级打法的国产紧凑级SUV竞争。所以,即便终端有近1万的优惠,现代昂希诺也仅能维持三位数的销量。

起亚奕跑

(8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15920辆)


6.98-7.98万元的售价无疑是最便宜的合资SUV了,甚至比同级别的自主小型SUV还要便宜,但起亚的诚意并没能赢得消费者,月销仅3千辆左右,除了动力太弱、配置较差、设计过于个性化外,起亚在中国市场品牌力已经跌至谷底也是重要原因。

云逸C4 AIRCROSS

(9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1122辆)

过于个性化的造型是云逸失败首要原因,法系车的审美中国消费者真的无法接受和认可,同时,法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力也是江河日下,保值率也远不及德系和日系车型,与性价比高、配置丰富、智能化应用更科技的国产小型SUV 相比,云逸可以说是毫无优势可言。

别克凯越

(6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11557辆)


但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别克凯越这款曾经入门级家轿的王者,自今年6月再度回归之后,并未在轿车市场掀起太大波澜,目前月销也仅能维持在千辆左右。除了三缸机存在一定影响外,更大的原因却是家轿市场的今非昔比,看重性价比、注重设计和配置的年轻人倾向于选择艾瑞泽GX、吉利帝豪、吉利缤瑞、长安逸动等车型,而在意保值率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桑塔纳、捷达和科沃兹,凯越自然而然被市场边缘化。一句话,剩饭还是不要拿出来炒的好,要炒也要有点新意。

自主品牌

宝沃BX6

(5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748辆)


近几个月,宝沃整个品牌月均销量仅能保持在2-3千左右,今年6月上市的轿跑型SUV BX6 11月销量只有个位数,让人唏嘘。

18.28-19.98万(共两款车型)的售价,消费者可以选择的车型太多:“正宗”的德系途观、途岳,日系奇骏、CR-V,品价比更高的自主高端品牌WEY、领克系等车型均是这一价格区间,而就目前宝沃的品牌力而言是很难支撑这一较高的定价。对于宝沃来说,接下来的征程任重而道远。

荣威RX8

(4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12363辆)


上市以来,荣威RX8除了巅峰时期的近3千台销量,其余月份只能保持在千辆的水平,除了荣威RX8偏向于硬派SUV的定位不受消费者欢迎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荣威的品牌力还不足以支撑其向上突破,尤其是一款与荣威RX5相比并没有太多差别的新车,想加大尺寸就赢得消费者,荣威显然想得太简单了。

众泰T500

(3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34175辆)


众泰不再“泰”,失去豪华品牌的山寨外衣,众泰T500大打原创牌并没有赢得消费者的好感,缺乏吸引力的设计、缺乏质感的内饰和频频被投诉的三大件质量问题,让众泰T500没有太多竞争力可言,尤其是随着尺寸更大、配置更丰富、质量更有保障的捷途X70等车型的上市,众泰T500很快就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抛弃。

猎豹迈途Mattu

(5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12666辆)


神似玛莎拉蒂的设计、号称拥有宝马发动机技术的迈途,自上市以来就噱头不断,这款猎豹倾力打造的全新高端紧凑级SUV销量却没能像曝光量一样火爆,每月千辆的销售额与猎豹其他产品销量并不二致。猎豹的产品质量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虽然标榜“军工品质”,却长期稳居自主品牌车型投诉榜前五,不仅三大件问题频发,制动系统、车身零部件同样小毛病不断。众泰都已经打原创牌了,猎豹还想走众泰的老路,只能说太傻太天真了。

新晋品牌

君马MEET3(美图3)

(5月上市,未查询到销量数据)


自2017年君马品牌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向市场推出了三款产品,到底是背靠众泰好乘凉,还是粗制滥造,其实从君马月均2千的销量便能看出来,尤其是5月上市的君马MEET3(美图3),半年来没有公布一次销量。

虽然极力撇清和众泰的关系,但山寨大法君马却是学得炉火纯青。从车企本身来说,君马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力可言,天涯君只想说:君马同学,醒醒吧,众泰都已经改邪归正了。

大乘汽车G70s

(9月上市,截止11月累计销量5092辆)


又是一家与众泰关联匪浅的新车企。大乘汽车刚于今年9月发布品牌,12天之后便上市了首款新车大乘G70s,发动机、变速箱和众泰T700一样均来自三菱2.0T发动机和盛瑞的8AT变速箱,售价也非常相近。天涯君只想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换个壳就想欺骗消费者?

总结

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意思是说要想取得决定性胜利,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心向背缺一不可。对于现如今的汽车市场而言,车市如战场,一款新车若想要脱颖而出,踩准市场节奏、品牌力、产品力同样必不可少。

一句话总结:请对消费者好一点,用心造好车,努力提升产品品质,靠忽悠、换壳欺骗消费者,最终只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被市场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