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电气化未来 喜欢越野的你恐慌吗?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9-11-20 10:24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几款一直坚持内燃机厂商打造的电气化概念车

雷克萨斯

LF-30概念车

雷克萨斯称:LF-30电动概念车体现了"雷克萨斯电气化"的愿景,其外观造型和内饰设计充分体现了高级电动车型应有的风格。

在打造LF-30时,雷克萨斯直接尝试了轮内电机的新设计,同时车轮也被尽可能安置在车身四角,以保障车内空间和操控稳定性。

丰田

LQ概念车

丰田LQ概念车,宣称以"学习、成长、爱"为核心发展主题,这显然与越野人心目中的“硬派”二字相距甚远。其所配备的各种自动化功能也更加强调在城市场景中的应用,比如:L4级自动驾驶功能、AR技术、人机交互端口等。

日产

跨界概念车Ariya

日产Aria概念车是“日产智能出行”的新模式。通过配备的先进技术和下一代人机界面(HMI)以及车联网技术,Aria概念车将提供前所未有的全新驾驶体验。其同样配备高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联网系统。而在驱动形式上,则采用双电机四轮控制系统。并表示:通过对前后电动机扭矩、转向、制动器等的集成控制,可以使车辆在雪路和泥泞道路等湿滑路面上表现出更出色的牵引性能。

作为大排量硬派车型的代表,陆巡和途乐一直堪称越野人中的信仰和旗帜,然而虽然途乐进行了中期改款,却并不一定能顺利进入国内市场。同样的,普拉多也因为提前落地的国六标准而宣告停止国产,成都工厂已经改造成了亚洲龙的生产线。同样面对这种尴尬局面的,还包括三菱帕杰罗。而日系厂商在东京车展上的“电气化”转变,是否也意味着大排量、自吸、硬派这些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呢?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市场

则是电气化和大排量硬派车型共存的局面

虽然大排量自吸车型越来越少

比如雪佛兰索罗德、道奇Durango等

纯电车也越来多

有意思的是,除了特斯拉之外

美国还出现了很多电动硬派车型

比如:

BOLLINGER

B1

这是一台地道的纯电SUV,无论是离地间隙、四驱结构、还是配置的分动箱以及气动悬架,都让它拥有了更强的通过能力,唯一遗憾的是其续航里程仅有321km,从北京去一趟老掌沟豁一圈儿,可能就回不来了。

Atlis 

XT

Atlis XT亮相于2018年洛杉矶车展,采用了四轮独立电机设计。标准车型提供305mm的离地间隙,越野套件则可以提供381mm的离地间隙。续航里程同样会让人尤其是越野人感到焦虑,三种车型分别为300英里、400英里和500英里。

随着电气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美国主机厂也开始涉足电动车型了,比如福特就在7月份展示了一台由电力驱动的F-150原型车。作为福特旗下的重磅车型,F-150皮卡在电动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年早些时候,福特确认计划将纯电动F-150推向市场,但并没有透露纯电动F-150具体的时间进度表。

其实,电气化趋势来源于国家政策、环保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甚至还会影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等许多相关的事物。最起码,从目前来看电气化在全球各地都是积极向好的趋势,尤其是以欧洲车企大众、BBA为代表的传统大厂入局之后,电气化似乎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环顾国内市场,乘用车方面,几乎每家自主品牌都有完整的城市电动SUV和轿车布局。但在硬派车型方面,仅有少数几家实现量产,比如郑州日产的锐骐,长城汽车的风骏7 EV版等车型,但这些皮卡都主打商用或者工程。好消息是,不久的将来,北京越野或许将推出纯电硬派SUV车型,坏消息是,我们依然要为其续航担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随着传统跨国主机厂纷纷涉足“电气化”,以及补贴政策的退坡,未来国产电动汽车们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或许有人认为,氢能源也是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但就目前来看,其技术还不够成熟,加氢站复杂的结构并不利于传统加油站改造,各国政府在氢能产业的积极性也没有电气化那么高。前不久,北欧某加氢站还因为爆炸而上了头条……

那么电动车就没有优点了吗?非也,我们先来看看电动车的优势:

传统燃油车,依靠发动机与变速器和一系列复杂的部件来驱动车辆行驶,这种物理结构决定动力传递无论多快,都会有一定的延时。而依靠电动机来驱动的电车,其动力传递结构更加简单也更加直接,加上成本更低和启动时即可输出最大扭矩的优势,使得电车可以实现比传统燃油车更快的加速。

比起传统硬派越野车更有优势的是,电动车可以直接安装轮毂电机,在不考虑成本的前提下,车辆有几个车轮就可以安装几个电机。越野人梦寐以求的四驱、六驱等变得更加简单轻松。同时,通过电子控制系统,车辆也可以用任意车轮数进行驱动。

100多年前,保时捷就发明了轮毂电机,它的出现直接将传统的发动机驱动车轮的物理结构变为了电传递,省去了分动箱、变速器等一系列传统零部件。不但动力几乎没有损耗,而且反应时间也更快。

野外涉水路面,传统燃油车必须加装涉水喉才能通过更深的路段,而电动车只要在密封良好的情况下,几乎无需考虑进气、排气等问题,理论上涉水深度可以更深。

另外,电动车相比传统能源车,在静音方面也有巨大的优势,除了风噪和胎噪之外,几乎没有其它噪音会传递到车内。

与之相反的是

没有了发动机轰鸣,有大排量自吸发动机情怀的人即使有声音模拟器心理可能也依然无法接受电车的这种静谧。

除此之外,电动车面对城市用车环境的时候,续航和充电桩都是车主经常要面对的难题。而一旦到了越野环境,大功率的输出则可能让电力损耗更快,一旦天气寒冷或者遇到涉水路面或者底盘磕碰,续航能力和电池包安全性也是一大问题。

再次,越野环境大多处于人烟稀少、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所以无人区穿越、长途穿越甚至爬石头,这些越野人热衷的活动注定在短期内与电动车无缘。倘若三电系统损坏,恐怕也没有传统的燃油车那么容易修复。

那么近期解决能源问题和电气化的最佳方案是什么,我觉得混动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无论是PHEV还是丰田的那套混动系统,在短途、城市或者低速低扭矩行驶的时候,利用EV模式来驱动车辆。在高速、穿越或者越野的时候利用传统内燃机和传动系统来驱动车辆,即能解决部分所谓的环保问题又不影响车辆的越野性能!

所以,电气化未来

喜欢越野车的你会恐慌吗?

[本帖最后由 好奇宝宝i 于 2021-01-19 16:4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