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萨特在中保研丢的“场子” 能否在中汽研找回来?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20-01-14 10:59
在12月份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C-IASI)发布了2019年第二批车型帕萨特的测试结果,结果当中有一句特别显眼,“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方面获得一般(M)评价,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评结果为较差(P)”,也就是说在帕萨特的碰撞测试当中,对车内乘客的安全保护不高,特别是在直线行驶一旦发生侧面碰撞,对车内乘客的生命安全威胁很大。
这个信息一经披露,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作为大众旗下的中高级车型,月均销2万多辆,在国内销量超过了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排名第一,在该级别市场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作为一款超过18万元的车型,按常理来说车辆的安全性应该有保障的。但是对于这个成绩,估计很多购买了帕萨特的消费者都无法接受,你又怎么看?
首选来了解一下中保研是什么公司?作为一家以保险协会牵头,几乎全国所有较大保险公司参股的第三方机构,成为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测试车型的安全性能,来为各车型制订保费标准做参考。也就是说,对于碰撞成绩差的车型,保险公司根据这个成绩可能会提高相应保费,来应对可能面对出现的较高赔偿成本,包括事故车辆维修成本和事故人员伤亡成本。当然,对于成绩好的可以适当降低保费。
这个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参考的意义吗?说有可以,说没有也可以。也就是说这个碰撞成绩只当保险公司内部作参考用,并没有过多考虑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立场。如果消费者选择了碰撞成绩好的车型,在后期的保费可能适当低一点,发生事故后车辆维修费用赔偿比例多一点,至于车辆是否安全性较高,这个就要见仁见智了。
因为这个碰撞结果只提供给保险公司参考用,在行业的权威性还有待证实,而且中保研成立不久,到目前为止只进行过二批碰撞测试,在行业内影响力比较有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保研是站在生产厂家的对立面的,如果厂家生产的车型碰撞成绩差,保险公司就可能会提升该车型的保费,至于消费者怎样看待,各自定论。
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会不会被这个碰撞结果的绑架呢?这个没有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碰撞差的车型,在社会上肯定会有负面影响,特别是销量大定位高的品牌车型尤其严重。这不,帕萨特在中保研的结果出来之后,经过不继发酵,有越演越烈之势。
半个月之后,上汽大众自愿将帕萨特送至另外一家第三方机构——中汽研进行测试,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作为中保研对帕萨特碰撞结果安全质疑的一个回应,二是希望借助中汽研还帕萨特清白。
说到这,又不得不了解一下中汽研,全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NCAP),这是一家隶属于国务院管理的中央企业,主要作用是承载管理部门的一些职能,包括中国汽车行业技术归口和技术支撑等,旗下有20多家公司,也是第三方被称为行业较为权威的安全碰撞测试机构。
但是这家第三方机构的“权威”性并不受待见,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大部分测试车型都来自企业自送,不同于中保研的以市场抽检为主,后者则更为客观一些。二是按以往中汽研的碰撞测试结果,大多数车型都属于五星级评价,不合格的车型少之又少,中汽研被调侃为“五星安全批发部”,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可能的利益关系,中汽研更多是站在生产厂家一侧,而消费者可能被“五星安全”。
至于帕萨特能否在中汽研,把在中保研丢失的尊严找回来,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毕竟,大家心里都有一把秤,从目前的碰撞结果来看,中保研的受认可度似乎更高一些,即使在中汽研碰出5星,也难以磨灭其在中保研的碰撞成绩,而帕萨特的产品之“渣”,虽然几经洗地,但依然难以掩盖其A柱弯折之差评,“偷工减料”之嫌疑。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帕萨特真的想要一雪前耻,我倒认为去中保研再来一次测试,同时公开其产品用料的真实情况,更为重要。毕竟,车辆安全性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生命不是保费的多少可以衡量的,更不是生产厂家的利益牺牲品。
下一主题:大众帕萨特D挡时踩刹车后车身抖动
上一主题:帕萨特发动机漏油 变速箱渗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