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迷信轴距的“土方法”已过时?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5-10-20 09:50

我们的消费者在买车时有多么看重空间已经不需要赘述了,因为不像欧美人手一辆车,所以总希望一辆车能满足家庭更多成员和更多场合的需要。以至于经常听到的问题就是“这车轴距多少?”或者“这车有多宽?”

    以这么简单粗暴的标准来衡量空间大小,这种光看账面数据的“土方法”,在我看来是十分不明智的,而且往往也得不到正确答案。

    正如有的车发动机数据很漂亮,开起来却似乎总觉得差点什么(匹配、调教方面的机械功底所代表的技术底蕴),很多车空间尺寸一般,但实际内部空间却令人满意,而不少车尺寸数据看着很显眼,坐进去却不是那么回事儿。

    前段时间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朋友,他的买车经历就很有代表性。他看上了雷凌,觉得外观动感,试驾后觉得好开,也认可广丰的售后和品质。但是他老爹却有点反对,因为在网上查了参数配置,觉得轴距比同级对手没什么明显优势,而且外观看上去觉得尽管年轻却不够大气,担心不太适合家用。朋友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就乖乖地带你爹去对比试驾和乘坐一下,就他在网上主要比较的那几个车型,看看哪个实际开着坐着最舒服,也体验下车内的储物空间啊,配置这些方面,然后再去4S的维修保养车间,向车主分别打听下那几款车用起来小毛病多不多。

    帮人帮到底,我找到汽车之家关于紧凑型车对比测试的那期内容给朋友发了过去,因为关于他老爹担心的问题,在这个测试中基本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在之家的这期测试中,雷凌的车内实际空间表现确实让人意外,座椅的空间测量成绩和外观上方正许多的速腾平起平坐,但却胜在座椅的乘坐舒服度、后排地板的平整程度和车内储物空间的丰富便利程度。经过查阅类似这样的媒体专业的对比测试报道和实际的亲身体验,朋友的老爹最后默许了他的选择。

    这不是段子,事实上到今天如果还只是看官方公布的账面数据来判断一款车的空间、操控以及舒适性等,这种偷懒的方法真的已经不合时宜。

    在帮朋友研究雷凌的时候,我也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儿。你看雷凌的轴距2700mm其实和马自达昂克赛拉一模一样,但实际车内空间表现却大不相同,当然这也和两车的定位有关。而最神奇的是,雷凌的后排空间表现居然和轴距达到2920mm的宝马320Li(也就是拉长轴距后的3系)不相上下!所以仅仅看账面数据,不亲身体会是很容易失之偏颇的。

    简单的说,轴距是固定的,但在此固定的轴距基础上开发出的乘员及储物空间则是不同的。

    我自己也有亲身体会。我的第一辆车是长安福特的福克斯,三厢,1.8升手动,那车当时我看资料单上,车宽居然达到了1840mm,估计是当时最“宽体”的A级(紧凑型)车了吧?但后排的实际乘坐空间却非常一般,仅仅是一款紧凑型车的合格标准而已,反而不如当时的卡罗拉、轩逸、骐达、思域等同级车型(当年的款型)。尤其是轩逸,那后排空间简直逆天,可以算A级(紧凑型)车里的VIP了。

    我用到今天的第二辆车是上海大众斯柯达昊锐,外观上并不显大,甚至车身还有点修长,但后排空间却让所有乘坐过的人惊叹,更别说掀背式后备厢带来的独一无二的载物能力及空间实用性。在之后从事汽车媒体,我又对市面上的主流车型做了一番账面数据与实际车内空间方面的体察,有很多经验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

    最不擅于开发利用车内空间的,是美系车,而反过来,最会充分开发利用车内空间的高手,则是日系车,而德系车,尤其是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朗逸、朗行、桑塔纳·浩纳的内部空间也做得不错。

    就当年那辆福克斯(现在叫经典福克斯)来说,当时我安慰自己说是美国人造车注重安全,所以这车的车门厚实,加上独立后悬架又占据了空间,所以车内空间就小了。但我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车身安全并不是车门厚实,铁皮厚薄之类浅显的环节来体现的,这就相当于人的皮肤,最重要的还是骨骼,也就是关键部位的强度,车辆的安全性能还是看安全测试成绩更加靠谱,这里就不细说。而说到后独立悬架,当年的思域也是后独立悬架,为什么后排空间就比福克斯好呢?看来还是如何摆布的问题。

    再说美系车,君威、蒙迪欧、尤其是外观上看上去非常大气的克莱斯勒300C,车内的乘员空间却和外表的大气霸气大相径庭,几乎就是个普通中型车的水准,所以我说美国人不擅长开发利用车内空间。这倒是个有意思的事,因为美国人爱吃汉堡,普遍体型是偏肥大的。

    而日系车的例子,却非常多了,小车如铃木雨燕,以它的尺寸数据和级别来说,实际乘坐无论前后排头部腿部空间都非常够用,后来的天语SX4,后排甚至还能做出剧院效果的高一级视野效果;日产方面,轩逸则是最明显的例子。而最大的两位高手,不出意外还是本田丰田这两家大厂:

    本田方面,飞度这么小的车,后排座椅居然能完全翻到放平;杰德这台思域旅行版或者MPV版,居然能提供不是鸡肋的第三排座椅;而第9代雅阁,空间尺寸的账面数据其实比上一代不升反降,但车内空间却没有任何缩水;至于奥德赛,关于它如何玩出内部空间花样的文章实在太多了,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而作为日系车的头牌,丰田也一直是车内空间发掘利用的大师。前文说到的雷凌其实就是美版卡罗拉,卡罗拉作为全球销量冠军的家用车,这么多年来除了可靠耐用的口碑之外,其另一个主要亮点就是空间舒适性。另外一个代表,则是汉兰达,简直SUV里的MPV,第三排座椅也明显比锐界、酷威等7座SUV的第三排更愿意让成年人长途乘坐。

    所以在空间哲学方面,日系车企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也和东方人的细腻,和日系车的研发背景有关,日本本身是个弹丸之地,资源有限,他们的汽车产品研发之初就注重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适应更大范围市场消费者需求的空间实用性及可靠耐用等因素。相比起来,欧美车企在这方面的神经明显要“大条”一些,倒是马自达显得有点另类,似乎只注重运动操控,空间、舒适、隔音等方面也非常“大条”。

    对于空间哲学,除了车内空间的实际大小之外,座椅的舒适度,配置及储物空间的丰富程度, 还有人机工程学都很重要,而特别是座椅的舒适度和人机工程学、储物空间等因素,却是账面上体现不了的。你从资料单上只能看见轴距、配置等等最浅显的账面数据,但哪怕同样轴距的车,其车内空间大小和乘员的舒适度,却很可能有天大的差别。

    在这方面,又是日系车更讨人喜欢。比如日系车的后排地板往往很平整,而欧系车却有很突出的拱起,这对后排乘客的舒适度体验影响其实非常大;又比如日系车,尤其是丰田,座椅是那种一坐上去就觉得很舒服很享受不想下来,比如锐志、皇冠和哪怕十年前的雷克萨斯GS,就是普通工薪阶层的家用车,卡罗拉/雷凌的座椅也很舒服。但这样的座椅体验在其他品牌的同级车型上却很难找到,甚至不少欧系车的座椅总让我觉得特别生硬,坐上去就是不舒服。我以前的福克斯和现在的昊锐,每次长途驾驶座椅都让我腰酸背痛,哪怕我淘宝上买了个腰托也没多少明显改善。

    有一种汽车叫宣传单上的汽车,而真正的汽车却应该是实际试驾和乘坐体验的,就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状诸葛多智而近妖”,曹操完全是个大反派脸谱,而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并没有太多军事才华,只是个勤奋的内政丞相,曹操却是大气有才又可爱。

    选车买车,如果仅仅看账面数据,那就是认知差距造成的近视短视,因为车的很多优点,诸如动力总成的匹配完善,动力输出的畅快顺滑,转向的生动清晰,还有空间的榨取挖掘,乘坐的舒适度,各种人机工程的细节,都是数据上难以量化体现的。

    所以,最好还是根据自己需求,多去实际体验一番再做结论或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