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大众口碑严重下滑 给所有汽车品牌敲响了警钟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20-04-09 09:48

大众品牌,如雷贯耳,从上个世纪被引入国内,作为最早进入国门的外国汽车品牌,让大众赢得了树立品牌的先机,在国人对汽车还知之甚少的时候,桑塔纳捷达一度成为了汽车的代名词,也为其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那时起,大众就跟品质连接在了一起,成为了国人心目中的标杆。



刚进去中国的前10年德系车可谓春风得意,当时德国建议桑塔纳在国内售价为8万,但是在国内硬是给卖到了15万。90年代,桑塔纳2000卖到了近20万,高尔夫18万,捷达15万,这些车型不仅让大众赚的盆满钵满,还收货了一大波忠实的品牌粉丝。



大众的高级

随着日系品牌进入国内,大众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2005年,随着CR-V和思域的国产,日系车占有率首次超过德国。2008年,日系车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了30.79%的最高峰。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众祭出的“高级”攻势,一顿骚操作终于让德系车在2012年再次超越日系,这些被大众誉为高级和安全的理念,在如今看来更多是忽悠消费者的噱头。

ESP

在国人还不知道什么是ESP的时候,大众抓住这个点大做文章,在网上大肆宣扬日系车没有标配ESP,引发抵制热潮。再到ESP标配的如今,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ESP重要吗?当然重要,但是它有媒体宣扬的那么重要吗?显然是没有的,更多的还是法规要求和舆论宣传的手段。如今日系车都标配了ESP,但由此产生的日系车不安全的印象在老一辈人的心中却难以扭转。



防撞梁+铁皮厚

提到大众汽车安全,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是防撞梁+铁皮厚,这样的车肯定安全,加之部分交通事故中,低速碰撞好像都是大众占优,更是加强了大家对大众安全的认可。但是稍微懂点汽车知识的人都知道,防撞梁和车皮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车辆在低速碰撞时的受损情况,但是对乘客安全影响最大的却是车身框架和吸能设计。关键,大众汽车的鼻祖桑塔纳是为数不多简配后防撞梁的车型,顶部加强筋的数量也是同级别最少,何其讽刺。



吸能+车门能站人

吸能设计对大众来说好像一直是无用论,比不过4S店用铁锤一顿猛敲,示范车门站人,这些杂耍表演好像对消费者冲击力更大,毕竟锤子都砸不烂,车门能站人,这车何其的坚固。大众花精力把低速碰撞的经济性做的很好,每次小碰撞似乎都是大众占优,自然让人不得不信服大众汽车的安全性。

直到今天,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知识的了解,也更理性的去看待汽车安全,才明白吸能设计是关乎汽车安全最重要的点。道理很简单,发生交通事故时,需要汽车尽可能溃缩吸能,从而保护车能乘客安全。但如果溃缩区做的比A柱还硬,那发生事故时折断的就可能是A柱了,中保研帕萨特的测试就是一次完美的演示。



而这么多年,大众也一直伴随着质量问题,但是似乎每一次大众都能巧妙过关,不仅没有让国人对其产生质疑,甚至销量不降反增,这是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的奇妙现象,大家似乎对大众汽车的质量问题格外包容。

在德系车动力及燃油经济性均与日系有较大差距时,大众为国人打造出了TSI+DSG的黄金动力组合,通过这么多年的不断宣传,DSG更高级,涡轮增压省油动力兼顾,让很多国人接受了这套动力系统,但发动机烧机油,双离合变速箱低速严重顿挫等问题被不断爆出,可大众仰仗国人对其的信任,一直拖延,一直未给出解决方案。而在美国,大众早已经以自然吸气和AT变速箱为主力,大众真的对国人这么好?把最新的技术都给国人使用,这么多年相信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2014年的速腾断轴,一时将大众推到了风口浪尖,照理说断轴事故对于任何车企来说都是严重的质量问题,但大众依然采用拖延战术,召回了563605辆速腾,却只是安装金属衬板,通过打补丁的方式解决断轴问题,但在加装金属衬板之后断轴事故依然出现,这时就不得不提到大众强大的公关团队,硬是把这件事硬生生的给压了下去。



直到19年末的中保研安全测试,帕萨特的作为中级车的极差表现,才再一次将大众安全问题推到了国人面前,大众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的安全形象终于被戳破。但即使这样,还有大众的信徒在为其辩驳,希望重塑大众品牌形象,盲目的信任,这是病,得治。

2020年,大众进入国内市场已经36年了,这么多年似乎没有谁可以打败大众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这样的信仰确实也是大众在国内市场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都说大众研究中国人,没错,看到每一款上市的大众车都能热销,足可以看出大众将国人的需求研究的透透的,但热销就代表好吗?真不一定。随着国人对于购车不断的理性,也让那名不副实的车企发现单靠营销已经行不通了,用户的口碑传播才是企业长青的基石。帕萨特这一撞,解开了大众难看的吃相,同时也给其他车企敲响了警钟,你每一步的前进都跟国人的信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试图践踏国人的信任,那你也终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