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智慧共享插座让停车位变成充电站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20-04-10 10:05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对电力需求也不断攀升,新型充电方式及充电设备领域迎来快速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充电桩,智慧共享充电插座可以按需要充电,峰谷充电,远程自助充电,车主可以远程人为控制充电,多样的现代化功能让其成为炙手可热的充电“新星”。

“多建设充电桩,提高充电便利性,可以极大缓解客户‘里程焦虑’。反过来,如果用户对‘里程焦虑’降低,又可以加快提升家用新能源汽车性价比,有利于更好普及新能源汽车。”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说,让公共场所实现自由充电的设备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10年,我国存在6300多万个充电桩建设缺口。高效便捷的智慧共享充电插座不仅可以极大缓解用户“里程焦虑”,还可以通过数据交换,使得运营方有更多机会与用户互动,提升用户体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共享插座让停车位变成充电站!新型共享充电方式炙手可热

目前,国内公共场所用电市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基于安全用电的市场需求今年呈爆发性增长,智慧城市、智慧用电,尤其是户外用电要实现统一规划管理。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研发的“能源互联网插座”,采用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实现远程、全面、自动监控,满足精细化智慧用电管理。

智慧共享插座提供最放心的户外用电服务。利用物联网共享插座内的电能计量单元,能直接完成电能计量和对电压、电流、功率、升温的监测,误差小于1%。除此之外,智慧共享插座还提供智能化的用电服务。其内置的智能芯片,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用电安全监管,且可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不同计费模式,计价灵活;采用物联网技术,形成用电大数据,基于大数据的记录、分析、自学习及预警,实现对用电细节的智能化监管;若形成规模化应用,能实现有序充电,削峰填谷。

智慧共享插座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跨界融合,而共享电源的诞生,成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电池贵等问题的新思路。用新技术在停车位解决充电需求,突破传统思维,智慧共享插座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让电源真正做到无处不在。

据了解,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从2016年启动“能源互联网插座”课题,通过归纳总结未来能源管理的核心要素,提炼出能源管理发展到现阶段的任务,必须重点突破电力(能量)精细化管理的瓶颈,采用“云+大+物+移+智”最新高科技,实现传统能源管理无法实现的功能。

课题组在2017年提交了8项发明专利申请,其中已经有6项获得中国专利局授权。依靠发明专利实现的“能源互联网插座”产品,已经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产品规格从国家标准220伏10安、16安智慧共享插座,到32安、60安,四种规格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安全用电场景。

清华大学建立的“公共场所用电(能量)精细化管理商用云平台”与“能源互联网插座”依赖于传统的电网,又独立于传统电网,是一种并行管理架构,辅助传统电网实现机器替代售电业务员的专用系统,能够形成零售“电”的生态圈,鼓励具备场地资源的业主,参与提供各种各样的用电服务,比如,电动自行车充电,电动汽车充电。

智慧共享插座让停车位变成充电站!新型共享充电方式炙手可热

由于智慧共享插座是一种全新的电力终端产品,新产品的加工生产,可以促进制造业GDP增量,预计在国内形成新的市场需求总量超过10亿个插座,带来产品制造GDP增量2000亿元,与之加工生产配套的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等辅助GDP增量超过2000亿元。当产品出厂后,投入应用,每年带动用电服务业产生的GDP同样会超过2000亿元。

智慧共享插座产品虽小,但打造新的用电生态圈作用巨大。当老百姓走出户外,再也不用担心无电可用,这种未来户外用电的场景,对电动汽车产业必将形成良好的促进效果。

建立有序用电新体系,智慧统筹控制户外用电过程。智慧共享插座通过建立一种峰谷充电套餐的商业机制,引导各种电动车用户参与峰谷调节充电这种新型有序充电活动,电网提升负载均衡、用户降低出行成本、全社会降低储能投入一举多得。在峰谷价差的市场化引导机制下,将实现一种崭新的削峰填谷功能,辅助解决电网稳定难题。

短评

共享充电让百姓用起来更方便

近日,多地不断修订对于充电桩建设的补贴政策。上海发改委等5部门在4月2日印发的《上海市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其中除提到支持智能有序充电政策,支持在居民区建设智能充电桩外,更重要的是将充电桩运营和共享补贴提到了新高度。同样强调充电设施充电量的还有近期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的《2019~2020年度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电设施运营考核奖励实施细则》。

一次性补贴的确对充电桩数量的增长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充电桩数量的增长却没能真正解决新能源车主充电难这一根本痛点。对于老百姓来讲,真正让车主苦恼的问题便是充电不方便。各类供应商平台之间信息无法联通,一头是无人问津的荒废充电桩,一头是排队充电的车主,倘若不能提高充电桩的运营水平,也就意味着始终无法架起二者之间的桥梁,充电行业也就无法获得实质性发展。

此外,运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用户的体验。很多充电站点面临油车占位、停车费太贵、故障桩、不能扫码支付等问题,这无形中增加了新能源车主心理负担。实现能源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属性,需要新技术的创新与尝试。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插座作为一种共享型平台,实现了无需安装APP便能扫码支付,允许用户与服务商共同发展,真正开启了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政策的引导和规范对充电桩行业来说十分重要,不难预见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真正得运营者才能得天下。


[本帖最后由 车质网 于 2020-04-10 15:1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