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为无科技需求用户打造的“无中控大屏”汽车 能卖出去吗?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25-03-19 09:52

当全球汽车产业深陷智能配置的军备竞赛,以堆砌科技配置抬升溢价为生存法则时,一个反潮流的现象正在欧洲市场悄然兴起:达契亚与Stellantis集团旗下品牌推出的无中控屏幕汽车,正以令人意外的市场表现,挑战着行业固有的认知。这些车型通过剥离复杂的智能系统,专注核心需求,不仅成功开辟了新市场,更揭示了汽车产业需求分层的深刻变革。

传统车企对科技配置的追逐,正制造着危险的市场盲区。车载屏幕越来越大,芯片算力越来越强,交互系统越来越复杂,然而,这些技术崇拜却忽视了那些只需要交通工具本质功能的消费群体。欧洲汽车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30%的驾驶者从未使用过车载导航系统,42%的用户对语音交互系统持负面评价。在50岁以上的消费群体中,这一比例分别达到45%和58%。

针对这一需求断层,达契亚与Stellantis集团推出了菲亚特Grande Panda、欧宝Frontera、雪铁龙C3 Aircross三款车型。这些车型的设计逻辑堪称汽车工业的“反直觉工程”:取消触控屏幕,标配手机支架与有线互联,用户可继续使用熟悉的外接设备;全系保留手动变速箱,空调、音响等常用功能采用物理按键控制;在4.3米车长内塞进第三排座椅,虽仅限儿童乘坐,却精准捕捉多孩家庭短途出行场景。

这种“减法哲学”带来的供应链精简,转化为惊人的成本优势。取消车机芯片、触控屏幕等组件,使单车成本降低15-20%;研发资源集中于机械素质提升,三款同平台车型共享78%的零部件;定价策略上,基础款车型较同级别竞品低18-22%,却通过选装包保留利润增长空间。以雪铁龙C3 Aircross为例,基础款售价仅16,990欧元,而选装全景天窗+自动空调的套餐也仅需额外支付1,200欧元。

在营销层面,品牌方创造的“Digital Detox”(数字排毒)概念,成功激活特定消费群体。45岁以上用户占比达78%,其中62%为已婚已育家庭,年均行驶里程低于1.2万公里的用户转化率85%。通过“周末露营”“超市采购”等生活化场景的传播,传递“工具属性回归”的价值主张。在柏林、巴黎的创意阶层中,这种设计意外走红,手机支架甚至成为社交货币,车主自发形成改装文化社群。

市场反馈给出了明确答案。在德国市场,这些车型在通胀压力下销量逆势增长19%,二手车残值率提升15%。用户调查显示,68%的消费者因物理按键和手动变速箱产生情感共鸣,72%的购买者选择基础配置+手机支架方案。更关键的是,这种“反智能”定位不仅未被市场淘汰,反而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场实验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实现状:当头部企业沉迷于全栈式智能解决方案时,沉默的大多数仍在寻找本质需求载体。科技配置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需求分层比技术堆砌更具商业价值。在自动驾驶尚未普及的当下,传统驾驶乐趣和工具属性回归,或许才是更务实的选择。

最终,达契亚与Stellantis集团的尝试证明,剥离科技浮华、专注核心需求的汽车产品,不仅能在智能时代找到生存空间,更可能开辟出比“军备竞赛”更宽广的赛道。这启示整个汽车产业:在追逐技术突破的同时,更需要保持对基本需求的敬畏。或许,在智能时代,回归驾驶本质才是终极的智能。

[本帖最后由 车质网 于 2025-03-19 09:57 编辑]

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表于 2025-03-19 11:08

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卖不出去的价

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表于 2025-03-19 11:18

虽然无中控屏幕汽车在市场上属于小众设计,但仍有一部分消费者对其表示认可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