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动机并不难造 ECU才是最难的一步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25-07-09 09:36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汽车研发中最难啃的骨头,竟是小小的ECU(行车电脑)及其底层数据。论制造难度,发动机并非最难。国内车企如奇瑞、长安、上汽、传祺等在发动机技术上已接近世界水平。但比发动机更难的是自动变速箱,尤其是8AT以上,国内突破有限,双离合和CVT也非强项。而比变速箱更难造的是乘用车四驱系统,目前自主品牌几乎全部依赖博格华纳或博世,自主四驱系统基本空白,其稀缺性也反映在两驱与四驱车型常超3万的差价上。

然而,真正的“天花板”是ECU本身及其底层数据。国内乘用车ECU市场主要被联电(博世合资)、大陆、德尔福等外资垄断,国产量产ECU仍无踪影。ECU的恐怖之处在于其近乎完美的可靠性——极少听说ECU损坏,车规级计算必须无限接近零错误率,一个小失误可能致命。但比ECU硬件更难的是其底层数据。常说的“刷ECU”(提升动力等)只是修改表层参数。

真正的底层数据极其复杂:首先包含核心操作系统,它像“安卓系统”一样协调所有数据工作;其次包含核心运行数据,涉及发动机、变速箱、传感器、控制器(如被博世垄断的ABS/ESP)的运行逻辑与协同;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参数标定,这需要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深厚理论功底和海量实车测试积累,才能确保发动机运行平顺、变速箱匹配、安全系统精准响应。

底层数据不佳会导致发动机震动、故障、变速箱顿挫、ESP失灵等一系列系统性问题。让整个动力及控制系统无缝协同且零失误,是汽车研发的最高挑战。可以说,ECU底层数据,才是汽车核心技术真正的“皇冠”。

[本帖最后由 车质网 于 2025-07-09 09:37 编辑]

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表于 2025-07-09 10:05

这玩意反正咱们是做不好,还是日系或者德系的好

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表于 2025-07-09 10:14

ecu作为汽车电控系统的核心,其开发难度确实堪称汽车研发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表于 2025-07-09 15:43

国产的发动机是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