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当汽车邂逅飞机后催生出的化学反应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6-07-12 13:03

当汽车邂逅飞机,一切皆有可能。这两款二十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新式交通工具,最终产生了颇为惊人的化学反应,催生出一批传奇的跨界产物,也留下了不少堪为谈资的趣味故事。

最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为把飞机与汽车这两大交通工具撮合在一起,没少花心思。当汽车遇见飞机,许多有趣的故事就此开始……

难称天作之合

说起来,早在20世纪之初,人们就已经开始将汽车与飞机这两大新式交通工具相提并论了。1903年莱特兄弟试制的“飞行者一号”成功上天,标志着飞机紧随汽车的步伐,进入人们的生活。跟汽车一样,这一新发明迅速得到重视,技术飞速发展,并在之后的日子里极大改变了社会形态与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两样现代交通工具好似一对平行线,无论曾多少次被拉近,总是难得有相交的机会。

不是没有人努力过,从飞机诞生伊始,就有发明家跃跃欲试,要让这个新生儿搭上汽车的顺风车。亨利·福特在1917年就预言,一款能够飞行的汽车一定会降临世间。而美国航空业的先驱格伦·柯蒂斯(Glenn Curtiss)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推出了史上第一台飞行汽车——Autoplane。这是一款拥有靴形车厢与可拆卸式机翼的设计,驾驶员位置居中,另安有两个乘客座位。它搭配一款100马力的发动机,时速可达105公里。当然,这款看似完美的产品从未升空,而且最糟糕的是,虽然柯蒂斯在该领域成就卓著,但第一个飞行汽车专利却没有给他,而是给了一个叫伦巴第(Felix Longobardi)的人,后者的设计理论上似乎更为强大,是款身形肥硕,据称可以水陆空三栖通吃的奇葩设计,当然,这一切仅只是理论上……

事实上,从1920年代开始,每年世界各地的汽车展与航展上都会出现基于“飞行汽车”概念的最新作品,而同类设计在科幻片或者是007电影这样的惊险电影里更是屡见不鲜。按这个进度,人们似乎将很快迎来实用的飞行汽车时代……但是,飞行汽车的前景真的有这样光明吗?

 

行路难,难于上青天

飞机和船的结合——水上飞机诞生于1905年,而第一辆能够开上高速公路,有望量产的实用型飞行汽车直到2009年才问世,这一百年时间的差距,充分说明了让飞机跟汽车携手有多难。

从技术上说,让汽车飞起来,就需要在想飞的时候多出机翼来,把车身带离地面。至于起落架和轮子,汽车跟飞机是相通的,看起来并不存在什么技术难题。但问题就出在到底为什么要让汽车能飞?如果为的是在公路上起飞啊。那就得解决首要的难题:如何在公路上安全、不干扰其他车辆地快速装配好机翼。还有一点,由于这款产品身兼飞机与汽车两大功能,所以它注定会是一台累赘臃肿的汽车,也是一架需要减肥的飞机,限于当年的条件,这一点相当令人沮丧。

早期的飞行汽车制造者一般更关注飞行,他们殚精竭虑设计各种可拆卸机翼,它们能较为方便地被收入车内,或者是塞到车库里。至于这款车在公路上怎么折腾……管不了那么多了。1921年,法国工程师雷内·唐皮耶(RenéTampier)设计了一款名为“TampierRoadable”的飞行汽车。从照片上看,这基本是一驾造型笨拙,机翼可拆的飞机。这一年巴黎航展上,Tampier Roadable在巴黎外围跑了两个小时,平均时速只有24公里。这已经是汽车极速上百公里的时代,这么个跑不快又没处存的大家伙,除了博人眼球,实在没什么实用价值。

说到实用价值,其实是制约飞行汽车发展的一大瓶颈,无论是能安上机翼的汽车,还是能拆了机翼的飞机,都不难通过材料和空气动力学的进步而推陈出新,但市场对这种新奇东西的冷漠(与艺术界的极力颂扬恰成对比)却是无法突破的瓶颈。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由美国飞机制造商Convair设计的Convair Model118。这款飞行汽车在1947年已经接近于完成。它包括一个除了没有驾驶舱外都很完整的单螺旋桨飞机机身,正下方的塑料材质的汽车车身,飞机和汽车由不同的引擎驱动,它的机翼部分是不可拆卸的。

经历过数次试飞之后,开发商终于打消了顾虑,宣布要投产16万驾(辆),连售价——1,500美元——都已经对外宣布。正当大家兴高采烈之际,一个设计上的疏忽让一切毁于一旦。Convair Model 118的加油口是汽车制式的,可是鉴于机翼不可拆卸,它主要依靠机场加油。如此一来,设计要重来,测试要延搁,而开发商却不再有耐心,这个项目最终无果而终。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中,有多少被发明家与工程师(有时甚至是品牌)寄予厚望的飞行汽车因为各种原因在襁褓中夭折。这些设计的方案图纸斑斑可考,样机存世甚多,诱人的宣传海报至今犹在,可是设计本身却没能在交通发展史上激起哪怕一点点波澜,飞机与汽车的结合,就这一方面而言实在算不上成功。

如虎添翼的设计

都说失之桑榆,得之东隅。汽车与飞机的整体结合虽然走得磕磕绊绊,一点儿也不顺利,但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借鉴却一直没有停步,而且在许多年份做得风生水起。

最初让双方走到一起的是流线型风格的兴起。上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最初由美国人兴起的流线型风格红遍全球,这种风格把美国人对外观造型的追求与喜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它身上被赋予的未来风格与象征主义隐喻给正从大萧条阴影中走出的人们以巨大希望,而这一设计风格在空气动力学上的功用日益显现,更是让它大行其道。无论是汽车业还是航空领域,都从这一风格上受益匪浅,并在经历了一场世界大战之后缔造了新的传奇。

也许是二战中鏖战苍穹的战斗机形象太深入人心,战后,美国豪车厂商打起了借用飞机元素装点汽车的主意,这直接导致了1940年代末起风起云涌的大尾鳍、火箭车潮流,通用汽车设计部门的领头人哈利·厄尔(Harley Earl)最得潮流风尚之先。在他的支持下,通用设计师们给自己的新车安上了一堆并无实际用途的飞机“部件”,比如“闪光通风孔”(发动机舱侧面通风孔安装灯泡)、“准星车标”(类似战斗机射击标准器的车标)、“涡轮轮毂”(模仿涡轮喷气发动机造型)……更不用提一年比一年更大、更浮夸的飞机式大尾翼。

此后,各大汽车产商纷纷仿效,掀起了一轮汽车领域的“飞机热潮”。而在欧洲,意大利设计师们走得甚至比美国人更远,他们推出了一系列模拟飞行器的概念汽车,惊世骇俗的设计完全模糊了汽车与航空两个领域之间的界限。

设计风格其实只是汽车结缘飞机的一个方面,更好玩的,是一些有意无意,自愿或被迫的跨界姻缘。我们在这里且不提那些以航空发动机起家转而造车的企业(比如一战后的宾利,二战后的富士重工),也不提至今还在供应飞机引擎的车企(比如宝马跟劳斯莱斯),而是举一个比较另类的例子。

二战后,德国知名战斗机制造商梅塞施密特受到盟军制裁,不得生产飞行器。于是在前军用航空工程师弗里茨·芬德(Fritz Fend)的主导下,从一款残疾人用三轮车入手,参考了各种飞机设计方案(从方向盘结构、座舱盖到车轮布局),制造出一款畅销一时的KR175微型车。

这款车除了不能上天,实在是更像飞机而非汽车,堪称是飞机邂逅汽车的一段妙手偶得的传奇。直到今天,这款象征着1950年代潮流的小车还拥有一堆粉丝,魅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