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中国特供车的前世今生——大众篇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6-11-22 08:12

 中国特供车,是指外国汽车厂商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开发生产的车型,这些车型通常只在中国销售(或部分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全球车型,特供车通常更实惠,尺寸、外观和配置等更符合国人的需求,同时,也因简配、标准降低或是平台老旧等问题,被很多人诟病。

    凡事不能一概而论,特供车好不好先放一边,它们的销量告诉我们:消费者嘴上不乐意,钱包却很诚实!看看9月份的轿车销量榜,榜前10款车有6款都是中国特供车!(朗逸、英朗、捷达、福睿斯、宝来、桑塔纳)

9月份轿车销量榜10款车有6款中国特供车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中国特供车的前世今生。

    首先来讲讲大众的中国特供车。大众的特供车型多、销量大、历史长。(事先声明,本着实事求是和存在即是合理的基本原理,本文主要讲车型的历史来源,对厂商的做法不粉不黑。)

    在讲大众的中国特供车之前,有必要先普及一下大众平台的小知识。

    1、大众PQ平台称号含义:以第四代高尔夫的PQ34平台为例,P表示平台,Q表示发动机横置(纵置的表示是L),3代表A级车(B级车用4表示,B级车用2表示),4表示第四代车型,所以PQ34的含义是“第四代紧凑级横置发动机乘用车平台”,朗逸、宝来、四代高尔夫都源于这个平台。类似的,PQ25表示“第五代小型横置发动机乘用车平台”,也就是现在的POLO、新捷达、桑塔纳的平台。

    2、大众A、B平台称号含义:早期大众用字母+数字的形式表示平台,如A2表示第二代紧凑级车平台,二代高尔夫、二代捷达皆源于此,再如B3是第三代中级车平台,第三代帕萨特就出自这个平台。后来大众统一用PQ平台称号统一。

    3、模块化平台:大众的最新平台,调整平台参数可以实现小型车、紧凑级、中级车等不同的级别平台,MQB表示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与之相对的MLB表示纵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

一、朗逸家族

    鼎鼎大名的朗逸,在中国市场可谓要风有风要雨有雨!可以预见今年的轿车销量冠军非朗逸莫属。2008年6月上市的上海大众朗逸,它的前世可以追溯到1998年。

    1998年,大众PQ34平台面世,与此同时诞生的是第四代高尔夫,以及高尔夫的三厢版本——宝来,这两款车后来被一汽大众引入中国。当时,中国的中端紧凑级市场被凯越、伊兰特、花冠所占据,而老宝来虽然拥有良好的操控和运动特性,但是捉襟见肘的后排空间和降不下来的成本,都让老宝来根本无法与对手抗衡。而大众的主打车高尔夫则直接被喜爱三厢车的国人直接忽视。

    于是大众寻思着重新造一台车出来,中国人提外观设计和配置要求,德国人提供技术,区别于PQ35平台的速腾这种定位中高端的紧凑车,新的车型要成本低、空间大、外形圆润一点。既然要成本低,那就拿老宝来现成的PQ34平台改造加长,于是改进型PQ34平台就诞生了。

    这个平台被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拿去各自造了一个车,一汽大众的叫全新宝来,上海大众的就叫朗逸。从诞生到现在,朗逸家族不断的发展壮大,销量也是节节攀升。

    2008年,朗逸正式上市。

2008款朗逸

    2010年,增加1.4TSI涡轮增压发动机的2011款朗逸上市,朗逸加入大众“黄金动力组合”大军。

2011款朗逸增加1.4TSI动力

    2013年,一改圆润的外形,新款朗逸更为硬朗的外形向大众套娃脸谱看齐。与此同时,朗逸的大三厢版本朗行和朗境也出现,至此,朗逸家族发展壮大。

2013款朗逸一改圆润的造型,开始变得刚毅一些

2013年朗逸的大两厢版本上市——朗行

    2015年,小改款的朗逸更是向自家的老大哥帕萨特看齐,俨然一台小帕萨特,销量如日中天。

2015款朗逸

    至此,从1998年PQ34平台诞生,到朗逸、朗行、朗境的面世,“朗”字辈在大众PQ34这一平台上可谓“枝繁叶茂”。试想,在2016年还能买到来自将近20年前的纯正的大众血统的车型,也就大众朗逸可以帮你实现了,“德原朗”称号的来由大概如此吧。O(∩_∩)O~

    平心而论,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一辆平台老旧的车型,如果产品力不行,也没办法走这么长久,朗逸的热销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这也不是单纯的大众品牌加成就能实现的。

二、宝来家族

    提到了朗逸,就不得不提它的同胞兄弟——宝来!

    上面已经提到,老宝来就是四代高尔夫的三厢版本,被一汽大众引进中国的。那个时候的宝来,还是很纯正的世界车(当时在美国宝来仍被称为捷达)。

四代高尔夫的三厢版——老宝来

    直到2008年,全新宝来的上市,向世界宣告宝来的中国特供之旅正式开始。

朗逸的同胞兄弟——2008款全新宝来上市

    和朗逸同为PQ34改进型平台的全新宝来,拥有更便宜的成本和售价,在中国这个越便宜越容易买账的地方,宝来理应得到更多的眷顾。但是一汽大众似乎走错了一步,宝来还是败在它又高又丑的屁股上,销量一直不是朗逸的对手。

    2010年,和朗逸一样,2011款宝来也增加1.4TSI涡轮增压发动机,丰富了动力选择。

2011款宝来增加1.4TSI动力系统

    2013年,和朗逸类似,大众套娃风格的宝来也上市了:

2013款宝来

    2016年,或许是一汽大众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屁股不大好看,终于痛下决心做了个瘦臀手术,把宝来的屁股改匀称了一点。从这几个月宝来的销量来看,消费者对改款后的宝来的接受度是比较高的,一汽大众怎么就想不到早点改呢?

    同年,同平台的跨界旅行车蔚领也正式上市。宝来这一支分叉,似乎也开始“枝繁叶茂”了。

2016款宝来

2016年同平台车型蔚领上市

用料一般但是质感不错的车厢

    对于宝来,虽然其平台老旧,内饰用料一般,但是经过多年的调教和改进,不管是宝来还是蔚领,在行驶质感和车厢质感的营造方面,宝来并不比同级对手差,甚至有些方面还有优势。

三、捷达

    如果说,朗逸和宝来把大众第四代紧凑级PQ34平台玩到了极致已经让你叹为观止,那么请收起你的下巴,因为下面的才是真正的老司机!

    捷达需要分两个阶段来讲。

    第一阶段是老捷达。

    1991年第一辆国产捷达A2(即大众第二代紧凑级PQ32平台)在一汽大众组装下线,这一款捷达是大众在1983年第二代德国捷达A2的基础上改观和升级的版本。

    此后到2013年的22年的漫长的时间中,国外的捷达已经从A2、A3、A4(A4实际就是PQ34宝来)一直发展到第五代A5捷达(即现款PQ35平台的速腾),而这段时间内,中国的A2捷达虽经历大小多次改进,但20多年坚守A2平台不动摇,榨干A2平台的最后一点剩余价值,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和今日的朗逸宝来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之无愧的“捷达王”!

    从这个“人无我有”的状态来讲,老捷达也算得上是中国独有的特供车了。

1994款A2平台的捷达

2004款捷达

2012款捷达

    第二阶段是新捷达。

    2013年,新捷达终于改头换面,与上海大众的新桑坦纳一样,使用大众A0级车第5代平台(PQ25,即POLO平台)技术改造而来,相当于POLO三厢版的拉皮换脸车。这也是中国独有。

    新捷达比老捷达时尚了很多,圆润了很多,但是实际上比老捷达低了一个级别,从A级变成A0级了。

2013款捷达

四、桑塔纳家族

    提到捷达,就不得不提桑塔纳。

    桑塔纳最初是指美国的一种旋风,后来被用作大众集团第二代B级车(即B2,或称PQ42)在中国和拉丁美洲市场的名字。(是的,老桑塔纳是B级车,比老捷达还高一级)

    1987年上海大众引进桑塔纳B2开始生产销售。和捷达死守A2平台一样,从1987至2013年的26年时间中,虽然历经改进,先后有桑塔纳2000、桑塔纳3000、桑坦纳Vista等出现,但实质一直沿用最早的平台。(所以桑塔纳才是真正的老司机!)

老普桑

    2013年,新桑塔纳也终于改头换面,与一汽大众的新捷达一样,使用PQ25平台改造加长,造出来全新桑塔纳。相对于老桑塔纳,新桑塔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接地气更好看了。但是单纯从级别来看,新桑比老桑实际上低了两个级别,从B级车,变成了A0级车了。

2013款全新桑塔纳上市

    与此同时,上海大众还开发出新桑塔纳的大两厢版本——浩纳。由此桑塔纳家族也形成了。

桑塔纳 浩纳

五、凌渡

    看了前面的朗逸、宝来、捷达和桑塔纳,用的还是别人十几二十年前的平台技术,不免让人心酸。和前面的不同,现在介绍的凌渡,是大众最新的MQB平台的产物。

    凌渡于2014年由上海大众推出,定位中高端紧凑级轿车。与一汽大众第五代紧凑级PQ35平台的速腾不同的是,凌渡与七代高尔夫、新明锐一样,出自最新的MQB平台。

    终于,这次大众拿出了最新的东西给了中国。

    凌渡在安全、驾驶质感、动力性能、操控、油耗等方面看上去都很美好,对于一辆紧凑级轿车而言,凌渡的综合实力,甚至让小编认为,凌渡将会是未来的其他国家的捷达,相当于大众在中国推出最新一代的世界紧凑级轿车!如果真如小编猜测的那样,那这一次中国相当于是大众未来的一款世界车型的首发地了?!

    一切都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凌渡的高冷的价格,还是打了大部分中国消费者的脸,还是老老实实地买朗逸去吧。

六、辉昂

    辉昂,目前挂大众标的最高级的轿车,源于上海大众,算起来也是大众最贵的中国特供车。

    2016年推出的上汽大众辉昂,与奥迪A6相同的MLB平台打造,定位高端。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大众对中国人的用车需求和国民意识形态的微妙变化的感知和拿捏,几乎已经到了无人可敌的程度。辉昂“隐锋芒,自辉昂”的广告语,正是告诉我们辉昂的目标群体。

写在最后:

    只有中国人最清楚中国人需要什么,大众深耕中国市场这么多年,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能看到德国大众和中国大众合作开发的众多极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远至长盛不衰的老普桑系列,近至销量如日中天的朗逸、新宝来、新捷达等,都是贴近国人需求的车。

    这样的大众车也让国人爱恨交加,尤其是使用比较老的平台的产品。一方面,我们可以说中国人对中国人需求的敏锐洞察力,加上德国大众雄厚的技术基础,可以造出既满足国人需求又有良好技术基础的汽车;另一方面,在中国这个对成本极其敏感的市场,很有可能出现各种简配和标准降低等问题,很多人说朗逸缺少“德味”有这方面的原因。

    另一方面,凌渡、辉昂这些产品的出现,我们也看到大众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大众敢于在中国推出新产品,敢于走高端。

    无论如何,如日中天的销量,都在告诉我们,大众在中国市场是成功的。

    下一期,我们将继续聊聊通用、本田等厂家的中国特供车,敬请期待。

[本帖最后由 TYUP223 于 2021-02-04 15:35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