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行车隐患多,知道这三点走遍天下都不怕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7-02-23 09:08
俗话说开得快不一定开得好,技术好不如躲得好,所以在开车这种事情上万万不能经验主义,2017年开春的第一场雪那么没有一丝防备的来了。躲过了三九四九的众司机们不知有没有躲过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没关系!今天汽车氪跟大家聊聊雪地行车如何成就“老司机”
首先想在雪地里开车开得好就一定要克服第一道难关--------“打滑”!打滑的恐怖绝对不只是起步起不起来,刹不住那么简单,雪地打滑最恐怖的力量在于“失控”。由于车辆需要克服不同程度的光滑路面,所以针对不同路况更多的是通过手感和路感来判断,这其实是及其被动的。首先大家一定发生过一个现象,在雪地起步时,如果踩油门,驱动轮会打滑的非常厉害,特别是坡起的时候,但如果只用怠速行走时会感觉车子打滑的情况不是那么严重。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加油打滑是因为轮胎与雪面的接触面积不够,抓地力不足导致的打滑,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同一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压强越大摩擦系数越大,而车轮与地面的受力完全是通过车身自重提供的,所以在低怠速的情况下车子反而不打滑,所以如果起步打滑可以试试怠速起步。老司机必会!
如果对于没有经验又害怕打滑可以采用对轮胎放气的方式,轮胎放气可以加大台面与地面的面积加大附着力。这一方法对于刹车打滑控制不好车距的盆友也同样适用。
第二、雪地行车的第二麻烦事便是控制车距,因为在雪地行车中踩刹车的同时会增加车辆发生侧滑失控的风险,所以如何有效控制车距又不会太影响车速便是老司机的第二课看家本事。
利用“发动机制动”是有效的控制车距的方式,对于手动党来说降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实际转速控制在平时较低水平,在遇到紧急情况突发时逐级降档或跨级降档能有效拉开车距,而对于自动挡来说很多车都配备了手动加减档模式,纯自动挡的同学应该适当的加大车距避免发生碰撞。
第三、雪地行车对于汽车另外一个危害,也是普遍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隐患便是雪化之后对轮胎造成的破坏。由于大部分汽车使用公路胎或是全地形轮胎,在雪地行驶的积雪会积冻成冰,如果是长时间使用的轮胎在胎面或是胎侧有细小的裂纹,积雪化水进入之后受温度影响会成冰,而水凝结成冰之后体积会膨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冰裂”,对于有旧伤的轮胎或是长时间使用的轮胎一定要在雪化之后检查一下。雪化期间昼夜温差较大极容易出现裂胎或是爆胎的风险。
对于没有长时间雪地开车经验的新手来说也可以使用防滑链或是防滑套等产品。瑞雪兆丰年,汽车氪希望大家在初春瑞雪之中行路平平安安,一路顺风。
#汽车氪关注新科技和新能源给汽车行业带来的产业升级,关注绿色、安全出行。#
下一主题:第三者责任险怎么买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