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我国最早的汽车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15-04-14 14:45

世界第一辆汽车面世16年后,上海街头也有了汽车的身影。1901年冬,旅居上海的匈牙利商人李恩时(Leinz)从香港带进了两辆美国奥兹莫比尔汽车。奥兹莫比尔是美国第一家大量生产销售汽车的企业,由美国汽车业开拓者之一兰索姆·奥兹于1897年创立,1908年并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李恩时的奥兹莫比尔汽车基本上就是一个马车的形状——敞篷、木质轮毂、实心橡胶轮胎,自重295公斤,装有单缸发动机,但价格不便宜。资料记载,这种1901年的奥兹莫比尔车价为650美元,这可是个大数目,当时美国中等水平的养老金每周才7美元。根据消费价格指数测算,那时的1美元约合现在的28美元,换算过来那辆马车似的奥兹莫比尔汽车应约合现在的人民币11万多元。
  李恩时带进来的这两辆车如何上牌照和纳税让上海工部局有些犯难,1902年1月,经工部局开会研究,决定先发临时牌照,鉴于这两辆车与马车相似,参照马车每月征收2个银元。汽车按马车征税李恩时觉得很合适,1银元约合现在的100元。
  不久,北京也有了汽车——那是清朝重臣袁世凯于1902年11月9日为了庆贺慈禧太后67岁生日送上的大礼。该车现在还在颐和园“德和园”陈列。经考证,这辆车购自香港,由美国图利亚公司于1896年生产,马萨诸塞州查理森利和法兰克兄弟俩设计,品牌“图里亚”。这车当时一共制作了13辆,装有一台横置式汽缸、1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后轮驱动,最高时速19公里。这种车的车厢由当时制作马车的工匠手工制作,黑色木头车厢,双排座,木轮毂,橡胶实胎,顶棚由4根木杆支撑。
  据传,慈禧看到这车很不以为然,觉得无非是一个稍作改动的轿子,袁世凯忙让德国司机操作一番,慈禧开了眼:“这玩意叫什么?”袁世凯顺水推舟地回答:“回太后,这玩意叫轿车。”轿车由此得名。
  遗憾的是,这宝贝玩意儿没开过几回。传说有一天,慈禧乘这车去颐和园,路上看到司机孙富龄不仅坐着,而且还坐在前面,破了皇家规矩,大为不快,最后还是换乘16抬大轿。此后,该车就在紫禁城里封存,辛亥革命后迁到颐和园至今。
  虽然慈禧没怎么坐过这车,但还是获得了中国第一个“有车族”的称号。袁世凯成为中国第一个购车人,据说他买这车花了1万两白银,要是真的,价格够高的,至少相当现在的一二百万。慈禧的马车夫孙富龄也拿了个第一,为了给慈禧开车,他在法国人的训练下拿到了中国人第一张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