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智能化靠谱吗?行车安全谁来保障?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24-12-24 09:2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系统故障频发,引发广泛关注。这些事件不仅让车主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产生质疑,也激起社会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深层次讨论。
李先生今年10月购入的新能源车,其智能化系统本是吸引他的一大亮点。然而,使用不久,问题便接踵而至。一次出差期间,他突然收到车辆被盗风险的警报,提示后备箱未关。朋友实地查看却发现后备箱紧闭,而车企客服也未给出明确解释。后经检查,原来是后备箱电控失控,触发了系统的误报。更令李先生不安的是,智能系统还曾错误报警导致无法换挡,多次打乱他的行程安排,让他对车辆的安全性深感忧虑。尽管他多次向车企提出退换货要求,但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杨先生身上。他在去年国庆节购买的新能源车,在春节期间自驾游时突遇电力系统故障。仪表盘警报闪烁,动力输出受限,车速骤降,最终车辆完全失去动力。杨先生一家被迫在高速出口附近停车并寻求拖车帮助。然而,接连几家4S店都未能诊断出具体问题,杨先生不得不在当地多留一晚,承担额外的住宿和交通费用。尽管后续车辆警报自行消失,但杨先生对车辆的安全性能已心存疑虑。
张先生则在使用智能驾驶功能时遭遇惊险一幕。他的汽车在毫无障碍物的情况下突然急刹车,导致后方电动自行车追尾。然而,车企对此的回应却是车主操作不当,对智能驾驶的问题避而不谈。
这些事件暴露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面临的安全隐患,高度智能化的车辆软件系统复杂,一旦出现算法缺陷或故障导致系统崩溃,将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智能座舱在提供驾乘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因信息交互过多而分散司机注意力,引发安全隐患。
除了智能驾驶系统外,自动泊车功能也成为故障频发区。多位车主反映在使用自动泊车功能时车辆发生碰撞事故,造成财产损失。此外,智能汽车的定位功能也引发隐私泄露担忧。部分车主发现,即使将车辆授权给他人使用,自己的行程信息仍然被记录并泄露。
针对这些问题,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他们建议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安全技术研发,明确智能驾驶汽车的法律地位和责任认定。同时,应统一智能汽车行业内的技术标准,逐步完善智能汽车的保险制度,为车主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驾乘体验。
下一主题:淡出历史舞台?智能车能否抛弃传统仪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