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标准电动汽车售价低于老年代步车 为何后者依旧猖獗?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25-03-31 09:14
在交通出行领域,存在一个客观现象:有不少司机对开车前往县城和乡镇心存抵触或畏惧。这背后有着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原因。
县城和乡镇的交通管理状况常常不尽如人意,道路秩序相对混乱。在这些区域,电动自行车和老年代步车随意穿梭于道路中间的现象屡见不鲜。它们不仅堂而皇之地占用机动车道,面对其他车辆的鸣笛提醒,依旧我行我素,毫无让道之意。
当司机遭遇这种情况时,驾驶过程必须格外小心谨慎。因为一旦与这些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续处理将极为棘手。一方面,这些车辆大多没有购买保险,事故发生后难以获得正常的理赔;另一方面,车主多为老年人,年龄普遍偏大。即便在事故中老年代步车承担全部责任,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一方也很难从肇事者那里获得应有的赔偿。即便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由于存在“70周岁以上可以豁免执行行政拘留”的规定,肇事者也很难受到应有的惩戒,这也被网友们无奈地调侃为“年龄越大,法抗越高”。然而,这显然是一个亟待完善的规则漏洞,毕竟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不应以年龄作为评判标准。
有人将老年代步车在公路上肆意行驶的原因归结为“买不起汽车”,但这种观点其实站不住脚。从价格层面来看,汽车并非遥不可及。如今,汽车市场价格日益亲民,一些车况不错的二手汽车售价甚至低于一万元,只需一到两万元就能挑选到一辆实用的代步汽车。而老年代步车的价格也并不低廉,其售价至少在一两万元,部分外观和功能接近汽车的车型售价更是高达四到五万元。由此可见,能够购买老年代步车的个人或家庭,在经济上完全有能力购买汽车。
如果对新车有需求,如今的新车价格也相当实惠。在综合各级补贴之后,市场上出现了售价不到一万元的微型电动汽车,像五菱宏光MINIEV、奔腾小马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即便想要以几千元购车,若有旧车进行置换,也能实现。而且,像知豆彩虹这类车型,还提供了丰厚的厂家置换补贴,支持以三轮车、老年代步车、电动自行车等进行置换,最高补贴可达9000元,旧手机、旧家电也能获得最高7000元的补贴。未来,说不定还会出现用更普通物品置换汽车的情况。从购置成本分析,购买标准可上牌的电动汽车比老年代步车更具性价比,没有理由再选择老年代步车。
既然价格并非关键因素,那么老年代步车屡禁不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问题并非出在产品本身,而在于用户的真实想法。许多老年代步车的车主购买这类车辆,本质上就是不愿接受交通法规的约束。他们选择无牌照、无保险和无资质的老年代步车,就是为了不上牌、不上险,也不用考取驾驶证。没有牌照的束缚,他们便能够随意违法驾驶,且违法成本几乎为零。由于年龄较大且“法抗高”,他们根本无需考虑交通事故的理赔和定责问题,一副“爱咋咋地”的态度。
由此可见,造成老年代步车公路乱象的根本原因并非出行交通工具的价格差异,而是相应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对于无号牌、无保险和无驾驶证的年轻司机和车辆,交警会严格查扣并按照法规进行处罚,因此基本没有年轻人敢在公共道路上使用这类车辆。然而,对于老年人使用类似车辆,处罚标准却有所降低甚至免除,这种行为是否等同于“纵容”呢?
我们必须明确,人的品行不以年龄来区分。曾经对老年代步车在公路上的横冲直撞行为“放纵”,导致现在想要全面禁止都困难重重。同理,如果在公路这种公共场所违反交通法规可以因年龄而得到一定程度的“豁免”,那么这些老年人是否会认为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也可以去尝试呢?毕竟违法犯罪的成本可以用年龄来冲抵一部分,这将使得“老年人犯罪率”变得难以预测。
因此,对于明显属于交通违法行为的老年代步车,应当坚决予以禁止,对驾驶这类车辆的司机也应按照相同标准进行处罚。否则,未来的“马路杀手”很可能就是“银发杀手”,道路交通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