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虚假宣传自动驾驶致严重后果 责任人或可被判刑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25-04-18 09:16
近期,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的不当使用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借助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交通言究社”,发布了一篇名为《智慧与安全并行: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需谨慎使用》的文章,对该问题展开了深度剖析。
文章明确指出,近期多起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在于驾驶人对辅助驾驶功能存在严重误解。部分驾驶人错误地把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划上等号,一旦开启该功能,便放松了应有的警惕,肆无忌惮地进行玩手机、睡觉、聊天、吃东西等危险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公然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更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文章着重强调,尽管辅助驾驶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驾驶人在复杂路况下的认知和操作负担,但当前国内主流车辆所配备的辅助驾驶系统大多处于0 - 2级阶段,仍属于人机共驾的范畴。这就意味着,即便车辆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驾驶人也必须全程保持对车辆的密切监控,时刻确保安全驾驶。倘若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忽视这一关键原则,极有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追责的严重后果。
此外,文章还针对车企可能存在的误导宣传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车企在广告或宣传材料中虚构、夸大辅助驾驶功能,从而误导消费者购买,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对其予以处罚。情节较为严重的,不仅可能面临广告费用5 - 10倍的罚款,甚至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若因虚假宣传引发严重后果,例如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相关责任人还可能触犯刑法,面临刑事处罚。
智能网联汽车的辅助驾驶功能虽为驾驶带来了诸多便利,但驾驶人和车企都需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驾驶人务必正确理解辅助驾驶功能的含义和限制,在行驶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车企则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秉持诚信原则进行宣传,坚决避免误导消费者。毕竟,辅助驾驶绝非自动驾驶,误用或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

下一主题:你还相信光么!胜利队GUTS夏洛克巡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