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危 稍有不慎就得进“局子”

点击0|回复0

发表于 2025-05-19 09:18

2025年,在汽车维修行业,一个出人意料的现象正逐渐浮出水面——维修新能源汽车似乎摇身一变,成了“高危职业”。这一说法在维修圈子里流传开来,背后实则是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所面临的诸多棘手困境,维修权限模糊不清、维修难度极大等问题,让这一行业陷入重重迷雾。

近日,一位汽修博主向媒体大倒苦水。他原本怀揣着分享修车经验的善意,为多家新能源品牌的车主维修车辆,还将相关过程发布成视频,希望能帮助车主省钱避坑。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行为竟引来了三家国内新能源车企的起诉。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一片好心,怎么就换来了法律纠纷。

无独有偶,上海的两位修车师傅也遭遇了类似的噩梦。2024年,他们成功解锁了两块被锁定的新能源车电池包,本以为只是正常的维修操作,却没想到被指控犯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最终,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违法所得及犯罪工具也被依法没收。

温州一家新能源维修店的负责人也无奈地表示,他们同样遇到过类似的棘手情况。一些国产新能源车设置了各种复杂的“锁”,一旦维修人员尝试解锁,就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为了避免这些麻烦,他们现在只敢维修特斯拉,因为特斯拉在对待车主在外维修这件事上,态度相对开放。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迅猛增长,其售后维修能力却远远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在燃油车时代,汽修汽配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各种维修渠道和配件选择丰富多样。然而,到了新能源时代,整车车企却牢牢掌控了售后维修市场,高度控盘。这种局面不仅导致车主维修成本大幅攀升,也让第三方汽修厂难以分享新能源转型带来的红利,只能在市场边缘苦苦挣扎。

不少车主对此也是怨声载道。他们花费不菲的价格购买了新能源汽车,本以为能享受到先进的科技和便捷的服务,没想到在维修方面却毫无话语权。车企通过技术手段,限制了车主的维修选择,甚至在用户协议条款中设置了诸多限制,试图剥夺车主的维修权。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车辆使用权与所有权的激烈讨论。有车主愤怒地质疑:“既然在第三方维修厂维修可能违法,那我们到底对车辆拥有的是使用权还是所有权?”

行业统计数据更是揭示了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的严峻形势:我国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缺口高达82.4万人。但与此同时,车企却通过各种手段抵制第三方汽修厂参与新能源车维修。这使得整车厂授权渠道的密度和覆盖范围远远无法满足消费者修车的便利性需求,许多车主为了修车,不得不长途跋涉,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成本高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一方面,车企指定的维修点大多采取“只换不修”的策略,一个小小的故障,往往就需要更换整个部件,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另一方面,电池包以及软件技术被整车企业垄断,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市场开放度极低,配件供给渠道严重堵塞。车主想要更换一个配件,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时间。

为了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政策层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例如,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技术开放,支持其自营或授权网络向社会销售“三电系统”配件;推动实现新能源汽车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以便更好地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研究制定低速碰撞试验标准,提高车辆的可维修性等。然而,这些措施从出台到真正落地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新能源汽车维修难的问题,依然像一座大山,横亘在行业发展的道路上,亟待破局。

[本帖最后由 车质网 于 2025-05-19 10:03 编辑]

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表于 2025-05-19 10:12

一个诞生比汽油车还早的电动车,被当次新能源了

积分:(精华帖)帖子: 帖 |  回等级:爱车:

发表于 2025-05-19 13:13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人才可能会越来越稀少和珍贵